一部引人深思的书-□李 浩(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2.05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首先,《辛家湾》是一部蕴含丰厚、引人深思的书。它展示和塑造的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农民尤其是冀中平原上农民的群像,写下的是他们生动的日常生活和丰富人性,写下的是他们有根的爱恨情仇。辛寿长、辛胜、田瑾、朱爱农,他们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时可见,同时,在他们的身上,又背负着一个个巨大的隐喻,他们是一代中国农民,或不止一代中国农民的某种代指,因此,这本书写下了中国乡村生活诸多的时代变迁的侧影。在我看来,说小说“蕴含丰厚、引人深思”,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将自己塑造的诸多人物尽量让他们丰富起来,复杂起来,摆脱平面化、单向度,把故事引向了丰满。 我想说说朱爱农。在阅读到她在辛家湾发展养猪、建立女子打井队等事件时真的是让人感到其“可叹可笑可气可怜”,让人唏嘘,让人深思。这样一个“单纯”的人物,她在特定时代的理想和热情是需要个人和社会双重埋单的,故而,她的所做在获得了我们的理解和宽恕的同时,却也让我们得好好反思某种单纯的热情、理想在落实下来时是否还具有先天的正确和道义?延拓开去,我们是否该思考给自己的浪漫加上怎么样的审慎,才能避免它从一个正义正确出发,达到的却是错误直至灾难…… 《辛家湾》还是一部反映农民生存境遇的“真实”的书,建立起了“史”的价值。曾在冀中平原的乡村生活、担任过多年公社书记的翟岱海将自己的经历、经验和心血化入到这本厚厚的书中,给这部作品打上了时间的印迹、生活的印迹、生命的印迹。它的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乡土气息是扑面的,真切的,有着原生的鲜活和血肉,能够将人深深带入其情其境之中。这部书,和冀中平原的乡村生活密切相连,互成映像。当然,它贴着生活,同时又是在“创造”,在辛胜、辛寿长等人身上,集合了更多的人,那些跌宕起伏的事件也是经过仔细选裁的结果,如同纳博科夫所说的,小说家“创造了一个真实并接受了它的必须后果。”在这里,翟岱海一边努力地强化小说的真实,一边又努力让小说更艺术化,更具小说的叙事魅力。 当然,它还是一部人物鲜活、烟火繁盛、风升水起的“故事”之书,这一点,也使得《辛家湾》有了更强的阅读吸引力。在这部书中,我相信,辛寿长、猪剩子、朱爱农、辛胜、田瑾等这些名字会被它的阅读者所记住,因为无论浓墨重彩还是寥寥数笔,这些人物都在书中获得了站立,有了自己的鲜明形象。翟岱海对故事的编织、对人物关系的编织和对故事的设计却也让我这样一个半专业的写作者感到汗颜。他很会讲故事。在这部意图展示中国乡土生活的长篇中,他网织了人物关系和事件的复杂,这使得它们之间有了更为紧密的紧张感,同时也获得了张力。 《辛家湾》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