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浩谈中考命题思路
【作者】 何平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6.27
【版次】第A7版(要闻焦点)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
晨报讯:汶川大地震、限塑令、剖鱼时苦胆破了怎么办……今年的乌鲁木齐市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系列和生活、社会紧密相关的试题。乌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浩昨日表示,今年的中考命题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生活,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从书海题海中解放出来。
李浩说,今年中考命题特点用4个字概括——新、活、趣、准。新,指的是今年中考各个科目试题都涉及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中最集中、最突出的一次,比如汶川地震、废墟下如何求救、限塑令等;活,就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语文、理化等试卷中,就有吊运物资到灾区直升机的升力问题以及关于计算救灾帐篷的试题;趣,指的是情趣,试卷中既有涉及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话的试题,也有英语作文中关于中考后做什么的生活类的问题;准,则体现了今年中考试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今年5门考试科目,涉及7个学科、14门试卷,无一出现科学性、知识性上的错误,在两天半的考试时间里,没有接到一个关于试题质量的反映。在试卷质量上,是向高考试题看齐的,此次命题也达到了预期目的。
李浩表示,今年中考命题从思路上来说,明确要求不能用难、怪、繁的试题为难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可说”,由浅到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为了达到这一点,命题时,力求从生活、社会中找出一些现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解决,从而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李浩说,相比去年的考题,今年的数学、理化、政治,包括语文,区分度要高一点。考生是否准确把握了命题者的思路,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本报首席记者 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