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扎根基层“开启”鲁班锁商机
【作者】 张环泽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24
【版次】第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0730
【全文】
6月13日,团省委“梦想导师”团成立大会上,创办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安置5名大学生和100余名村民就业的滕州市大学生村官李浩受到青年学子们的追捧。
鲁班天工木艺公司坐落在级索镇创业园的一个大车间里。在公司产品展览室里,记者见到了李浩,面前这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28岁青年很难让人同近300万的年销售收入联系起来。
李浩从展柜中拿出一个很小的鲁班锁,粗糙得让人无法相信,“现在仓库里还压着1000多件呢”,然而这却是李浩事业的基石。尽管不完美但很真实,为开发这个宝贝,他耗费了半年时间和2万多元积蓄。
2007年,李浩大学毕业,先后干过物流、快递。两年后,他考取了滕州大学生村官,担任前韩村村主任助理。但李浩不想考公务员端铁饭碗,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带领村民致富。他发现,手工加工类项目门槛低、带动面广、风险小,尤其滕州是百匠祖师鲁班故里,制作鲁班锁更具地方特色。于是,他决定创办一家制作鲁班锁等系列旅游纪念品的木工艺企业。2010年9月13日,李浩注册成立了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成为枣庄首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学数学专业的李浩,只是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见过鲁班锁,印象中,鲁班锁就是卯榫接连,通体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起来,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不容易。李浩打听了大半个滕州,得知只有工艺厂退休的贾师傅有这手艺。贾师傅认为鲁班锁就是农村集市上的杂耍玩艺儿,制作工艺繁琐,别说赚钱,不赔掉裤子才怪,所以多次坚拒。但在李浩的坚持下,最终说动了他。很快,在村主任腾出的老房子里,加上村主任爱人等5人开始了鲁班锁研发。李浩从木工学起,身兼设计员、管理员、采购员,边生产边摸索,半年后,花费完了2万多元积蓄,第一批鲁班锁终于做出来了。
东西出来后,头疼事又来了,卖给谁呀?春节到了,货还都压在仓库里呢。工人们理解李浩,他已经倾家荡产,什么时候卖掉货再补发工资吧。2011年3月8日,李浩主动参加了滕州“大嫂经济”成果展销会,鲁班锁这个类似魔方的东方益智玩具一下子成了大明星,很多市民在展位前询问、把玩,鲁班锁很快成为滕州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级索镇帮助协调解决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车间,李浩又通过滕州市大学生村官创业信用联盟申请帮扶贷款30万元并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将公司从家庭作坊升级为现代化旅游纪念品生产加工厂。他聘请潍坊工艺美术大师刘公超作技术指导,融入磨金、嵌丝、雕刻等工艺,开发了8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鲁班锁。接着又开发出笔筒、镇尺、马扎、看牌等10个品种、100多个产品。目前,公司已申请产品专利5项,还有6项正在申请。2012年,鲁班锁系列工艺品在“文化齐鲁创意山东品牌100”评选活动中荣膺“十大最具山东特色品牌产品”。
李浩成功了。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3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280余万元,安排5名大学生、吸纳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
去年6月,李浩同级索镇其他10名大学生村官一道创办了非营利性滕州班墨职业培训学校,开设了手工木工、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农民260余人。麦收过后,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又将开课。记者看到,李浩的公司已开始向红木家具进军,订制的橱柜桌椅等还很受欢迎,南方一家民营企业已经派人考察合作。李浩打算同公司里的5名大学生员工组成创业管理团队,研发、设计、包装、销售等各司其职,将公司打造成全国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创意基地。
今年5月,李浩获得了省“五四青年奖章”,跻身省“梦想导师”团。他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选择一个落脚点,不要太高,但要结实;二是找到一个创业的方向,也就是突破点,他们就是从鲁班锁开始做鲁班文化;三是坚持到底,青年人不缺少勇气和创意,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百折不回。
李浩告诉记者,公司又要乔迁了,镇政府协调一家废弃的公路收费站为公司新址——原来那个车间已经承载不了李浩他们创业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