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浩:像少年啦飞驰

李浩:像少年啦飞驰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8.1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新疆都市报

【出版日期】2010.08.19

【版次】第C10版 (都市休闲)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时代在变,车迷的“准入标准”也在变。新时代的车迷,已经从看车、买车发展到改装车。因为改装车在外观方面更能凸显自我,在功能上也更强调个性,符合新人类追求潮流的心理。可选择的各种配件,随意变化的车漆和贴纸,这些都是现代快餐文化的特点。睁大眼睛环顾一周,首府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改装车,它们或有着绚丽的外表,或有着轰鸣的排气,呼啸而过,吸引着路人的眼球。作为新新人类,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后现代车迷生活。□文/记者 张想想 图/ 记者 单坤

小男孩的汽车梦

出生于80年代末的李浩有着现代青年人的典型特点,自信、开朗、对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判断,绝不会人云亦云。年纪不大,却已经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

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汽车,是他从小不变的爱好。一岁的时候抓周,还在牙牙学语的他就一把抓起了桌子上的玩具小汽车不放。为此,一直希望儿子当建筑师的妈妈郁闷了好久,一直怪孩子他爸闲着没事干加个汽车进来干什么。

伴随着一堆汽车玩具的童年,李浩第一次真正的驾驶经验是在2006年和父母自驾游的路上。刚拿到驾照的他兴奋极了,懵懵懂懂中在笔直的高速上一脚油门儿踩到黑。听到耳旁呼呼的风声,李浩觉得自己倍儿拉风,心里暗想,这就是赛车的感觉了吧。

初为改装迷

大学毕业后,李浩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一年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补贴,他买的第一辆车,就是现在的福克斯。虽然离梦想座驾相去甚远,但对于靠自己努力赚来车,他还是情有独钟。

有了车,不仅出行方便了,也因为认识了许多玩车的年轻人。和大多数发烧友一样,李浩经历了狂热且盲目的初级装阶段。“那时候乌鲁木齐玩车的人还比较少,自己又什么都不懂,觉得只要炫,拉风就是好的。”

第一次改车,李浩选择了全车拉花贴纸,加了包围,换了直排。车停在路边就有超高的回头率。“那时候以为自己就是赛车手了。”提起以前的事,李浩不好意思地说。

这种幼稚的阶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白天工作,晚上出来和朋友们比谁的车拉风,谁跑得快。圈里很少有人不认识他的福克斯。

后改装时代

真正让李浩改变想法的还是朋友的一次事故。一起玩车的好友因为争一时之气,在公路上逆行时和迎面过来的车相撞,命算是捡回来了,可是给自己和对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李浩说,当他看着好朋友全身插着管子躺在床上的时候,他想,这绝不是他玩车的初衷,也不应该是玩车的目的。

因为这件事,父母开始反对他玩车。自己也因为好朋友的事故消沉了起来。“那时候开着自己的爱车出去也感觉不到满足感了,看到路人的目光好像觉得他们是在议论我。”

从那以后他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改装车,改装的意义又是什么?现在很多刚接触改装车甚至是汽车的年轻人,以为“花、快、响”(颜色花,车速快,尾气响)就是改装车,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车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是为人而服务,真正成熟的改装同样也是为了驾驶需要而进行的。真正的改装是围绕着“提高汽车的性能、操控等内在技术指标”这个核心而进行的,这正是像李浩一样的资深车迷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改装厂、汽车装饰部的做法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好象汽车改装“不过是加装一套大包围而已”,李浩说。

其实真正的改装是涉及车辆整体性能提升方面的,如:行车电脑、悬挂系统、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刹车系统、轮圈、轮胎等诸多方面。由于不同车辆之间存在的性能方面的差异,所以改装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的改装方案。

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李浩进入了他的下一个改装阶段,即“成熟的,有理性的改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内地一些玩车的朋友之后,他给自己的爱车做了车身加固,装了行车电脑和可视倒车系统、车载DVD,电子油门加速器。因为早期更换了大尺寸的轮毂,现有的刹车和避震并不足以应付加大的轮毂尺寸。下一次他打算更换刹车和避震系统。李浩再一次强调,目前他改装自己在改车的时候更重视的是加强车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爱玩车的普通人

在经历了去年杭州“胡斌案”“卡宴案”之后,改装车在大多数人眼中已经成为“飞车党”的代名词。而开改装车的人自然也被视为洪水猛兽。

对于这种观点,李浩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改装车的名车其实都被一些不懂车的人败坏了。并不是所有的改装车,都会在夜里狂飙。也不是所有开改装车的就都是富二代。”李浩为自己鸣不平。 “我就是一个爱车的普通人。”

大学毕业的李浩在首府的一家公司做管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追求新鲜,下了班会和朋友一起打打篮球,看看电影。“量入为出”是他改车的原则。他笑着说自己改车就是“蚂蚁搬家”。这个月改个排气,下个月换个轮毂。“车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过于痴迷,影响了正常生活就划不来了。”

李浩介绍,国内对待飙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极端飙车者,;一种是温和的玩车者 。 后者的玩法主要有两种:400米比赛和车技表演。选择一个空地,或者相对空旷的道路,两辆车并排,在400米的距离内比输赢;车技表演如甩尾,一辆车表演,其他人看。

内地真正的玩车族,从不在公路上飙车,他们平时为人低调,纵使家里有许多好车,但出门都是普普通通。其中的代表,是圈内非常出名的汽车收藏家“厦门老蔡”,如果要论速度,老蔡家的车最牛,但他本人很低调。这些人玩车,一般会到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赛车场去。 

而现在有些车装个尾翼就以为自己是赛手车,夜晚上城市主干道上“飞街”其实是一种很不入流的做法。李浩认为说,对于游离在外的这群玩车族,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引导和规范,让他们到专业的赛车场内去飙车,把安全性和风险降到最低,进而把这群人组织起来,发展成为反飙车运动。许多车友都表示,相信如果有专业赛车场,让这一行为更加公开,能起到自律作用,疯狂的路上飙车肯定会减少。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