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民兵大比武,李浩夺冠

民兵大比武,李浩夺冠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0.1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泰州晚报

【出版日期】2010.10.17

【版次】第13版 (望海楼·人物)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训练场上练习冲锋枪。武器分解与集合练习。操练警棍盾牌术。卫生与救护训练。 从全省民兵中脱颖而出 李浩今年23岁,2005年曾参军入伍,2007年退伍,现是苏陈城管中队的一名城管队员。 今年8月,李浩通过层层选拔,与全市精选出的30个民兵参加了全省民兵“三精”(精准射击、精熟操作、精准指挥)比武竞赛。比武竞赛在江苏省军区教导大队内进行,从全省13个地级市里选出的390个精干民兵参加了比武竞赛。 比赛分为手枪射击、手榴弹投准、轻武器分解与集合、穿戴防化服器材、卫生与救护、武装越野跑步6个项目。李浩凭借多个项目中的稳定发挥,取得了730分的高分,并在“卫生与救护”项目中取得了满分且加分的好成绩,综合成绩排名全省第一。 脱下防化服成了“石粉人” 回想起比赛前参加集训的两个月,李浩乐呵呵地说:“每天的训练非常辛苦,但现在想来还挺快乐的。” 7月骄阳似火,在泰州军分区教导队的操场上,30个民兵排成一排,迅速拿起厚重的防化服,戴上防毒面具,等待着教官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脱下。“穿防化服的要领就是人身体的部分不能与外界接触,穿着的感觉就像在桑拿房里蒸着。”李浩说。 天气太热,民兵们的衣服早就湿透了,粘在了防化服上,汗臭味和防化服的塑胶味混在了一起,很是刺鼻。衣服湿透了,穿不上防化服,大家只得用防滑粉往身上到处擦。 脱下防化服的时候,大家都乐了,一个个都变成了“石粉人”,全身一片白。 满分15秒他用了11秒 第一次参加比赛,李浩笑说自己非常紧张,而他用来排解紧张的方法,就是在每项比赛之前,做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先大呼一口气、再弯下腰用双手擦擦裤腿后对着考官大喊一声:“准备好了!”李浩便开始进入状态。 比赛“卫生与救护”项目是让李浩印象最深刻的。走进“考场”,李浩手心便开始冒汗。右手边摆放着三台测试秒数的电脑,三个考官并排而坐,一个假设病员神情严肃。“准备好了没有?”考官问道。深呼吸、弯腰擦裤腿,李浩精神抖擞地大喊一声:“准备好了!”“开始!”考官一声令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李浩抽出军用止血带,麻利地用两块敷料包裹假设病员的胳膊……“电脑上显示着秒数,我不敢看,现场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李浩说。比赛完毕,成绩当场揭晓,整个过程只用了11秒,超过了满分15秒的成绩。 比赛虽然短得只有11秒,但在李浩看来,这个单项冠军得来不易。这个项目的训练是最苦的。李浩说,训练时没有假设病员,民兵们互相做彼此的病员。每天每个人既要当“医生”还要当“病员”。军用止血带很硬,有时怎么扯都扯不下来,手被划伤是正常现象。包扎胳膊的时候,一定得勒紧,看到肉露出来就是0分,只得重来。后来,好多人的手练得都流血了,胳膊疼得抬不起来。 “玩枪”的乐趣 最带劲的训练项目要数“轻武器分解与集合”了。现在,李浩仍怀念当时大家争先恐后训练的热闹氛围。每天训练时,民兵们错开练习每个项目。每当其他项目训练完毕,大家都抢着去进行“轻武器分解与集合”的练习。“大家一起‘玩枪’,互相较劲,唯恐落后。”李浩说。 刚开始,大家对“轻武器分解与集合”项目一窍不通,拿起手枪无从下手。班长冷贵忠在部队是军械员,“武器分解与集合”是他的强项,他告诉民兵们得使巧劲,熟能生巧是掌握要领的关键。“部件与部件之间都‘卡’得精准,稍不细心,手就被‘卡’住了。”李浩说。 民兵们的手经常被夹红或者被刮破皮,但是大家仍旧练得很起劲。民兵们围成一圈,屏气凝神,偌大的训练室里只听到一声声参差不齐的铁与铁之间的碰撞声。一个不小心“哐当”一声,就得出局了。“武器千万不能掉在地上,否则就是0分。”李浩解释道。开始,大家经常“掉链子”,武器部件掉在了地上都很不甘心,纷纷嚷着:“不行不行,重比一次。” “那样的氛围太棒了,每个人都不想落后,不愿意认输。”李浩说。比拼的就是时间!在反复练习中,李浩渐渐找到了提高速度的小窍门。“‘武器分解与集合’一共分7个步骤进行,比赛的时候很多动作都要同步进行,必须‘一心二用’。”通过反复练习,李浩从开始的一只手持枪一只手分解练成了两手同步分解。 “训练本来就是艰苦的,我们没有一个人不受伤流血。”好多人手指上都伤痕累累,洗衣服都是用脚踩的。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