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学好技术回乡创业致富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6.17
【版次】第A06版:金土地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会理的甜杏太好吃了,从来没见过个头如此之大的杏子,有的有乒乓球这么大哟,在产地都要卖10元钱左右一斤。”品着初夏市场上出现的新鲜杏子,会理市民啧啧赞赏。
得知这一新鲜杏子产自会理县通安镇青山村回乡创业青年李浩的甜杏基地,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通安镇青山村,车行至海拔2000米的半山坡,在山凹处,一片杏林呈现眼前,树上金黄色的甜杏挂满了枝头,放眼望去真像一个个金色的“乒乓球”挂在树上,看上去非常惹人可爱。这就是李浩的甜杏基地所在地。
李浩于2005年从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山东枣庄引进金太阳、凯特等品种试种,到2010年金太阳甜杏种植规模已达1050亩,最高亩产可达6000斤。种植范围分布在通安区的通安镇、富乐乡、竹箐乡、芭蕉乡、新发乡,今年青山片区已挂果200亩,产量达2万斤,市场销售价15元1斤,产值达30万元以上。记者走进果园,发现已有新发、富乐等30余名远乡近邻慕名前来参观取经了。
说到李洁的创业史,着实让记者咋舌:1993年,外出到昆明务工(在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做临工)时利用机会边打工边学习边自考;1998年到2003年,在昆明大东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食品销售工作,期间学会了山野菜等的储藏保鲜加工技术,并到成都担任四川市场部经理;2004年,在德昌县创办大青山食品厂(山野菜储藏保鲜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2008年3月,在云甸乡创办会理县村娇饵块米粉加工厂;2009年,将食品厂并入德昌蔬菜藏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2月,发起并经工商注册登记成立会理县成元聚福杏子专业合作社,现社员已发展到200余人,分布在通安境内各乡,社员间联系紧密,同闯市场,同探做大甜杏产业之路……
对发展前景,李浩满怀信心。他说,“十二五”期间,将加强合作社规范运作,积极引导县境内适宜地区发展甜杏,种植规模扩大到2万亩以上,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美化家乡,发展家乡。并将饵块、米粉厂由云甸迁进红旗东坝工业园区,现设计厂房规模扩大到20亩。
看着一项项产业的成功,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回乡青年李浩创业致富的锦绣之路。
(张义 李华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