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李浩:老旧小区的“防盗门”

李浩:老旧小区的“防盗门”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9.2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江苏法制报

【出版日期】2013.09.27

【版次】第A02版:环省新闻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上接第1版)

做真情服务,建好“便利站”

社区群众所想所盼,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是李浩的工作理念。只要是群众的事情,再小、再难、再烦,他都想尽办法去解决。

去年底,李浩走访时了解到,由于没有代办点,社区里的老人们每个月都为缴纳水电气等费用发愁。他主动与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等单位沟通,通过自己预垫支付方式,在警务室开设了水电气代缴服务。

为了尽量方便居民,他还发挥自己计算机运用特长,开了一家“西苑网上警务超市”,设置了警情播报、法律咨询、防范宣传、预约服务、证件申办、车辆上牌甚至菜市价格等52个自助栏目,让居民们不用跑腿,在家轻点鼠标,就能办成事。

走在西苑社区里,处处都能看到李浩的“宣传海报”,照片、手机、QQ号,社区群众有什么事,随时都能找到他。今年2月,李浩在QQ群上听说了社区居民曹洪海因高位截瘫无法办理二代证,他自费请摄影师上门拍照,并送证上门。

无业青少年小张,父母离异后,经常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出入网吧、歌厅等场所。李浩听说后,主动把小张带到警务室,自掏腰包“雇”他从事治安志愿者工作,并积极鼓励他参军锻炼。如今,小张已经痛改前非,并光荣入伍。

工作4年来,李浩先后结对帮扶群众26户,捐助资金近万元,帮助协调7户困难群众家庭申请了低保,为11名帮教对象解决了就业难题。

警务求创新,撑起“安全伞”

虽是老旧小区,却拥有最“先进”的治安防盗系统。空中监控、地面技防……形成了覆盖全社区、全天候运作的辖区“电子围栏”。犯罪分子只要走入西苑社区,基本上无路可逃。而这全都得益于李浩在社区警务上的一个创新。

李浩发挥自己会编写电脑程序的专长,独创了一套西苑社区“N+”综合防控指挥服务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社区全部住户情况、所有房屋结构等信息,都被设置成了三维电子地图。需要查询时,只需轻点鼠标即可。

不仅如此,李浩还在社区的主要路口、重点部位装上了78个监控探头,在场所行业、居民家庭安装了632个技防产品,并把这些防控资源统一联线到“西苑‘N+’系统指挥调度室”,有效建起了社区防控网络。

今年1月16日下午4点32分,居民蒋翠娣因为烧煤炉取暖导致煤气中毒,在按下一键通报警后,不到5分钟,民警和巡逻队员就赶到了现场。

李浩说,自己心里一直记着当初到社区报到时派出所教导员说的话,“当上社区民警,你就是社区里的‘安全伞’和‘防盗门’。群众过得安不安全,全看你了!”

去年底,为了压降“三车”案件发生,李浩又动起了脑筋。他积极与社区、民航公司等单位协调,在社区里新建了2个封闭停车场。非机动车的“安家落户”,有效控制了盗车案件的发生。今年以来,西苑社区案件发案率总体下降了70%,其中盗车案件和入室盗窃案件分别下降了22%和41%。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