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玛雅文明
【副篇名】主讲/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郑君雷教授 整理/本报记者李浩蔚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5.17
【版次】第04版:大学时代
【入库时间】20131020
【全文】
大家历来对玛雅文明如此感兴趣,就是因为其神秘的特点,而许多神秘之处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完全揭开的,于是,兴趣便更加浓厚了。
玛雅文化区西至特万特佩克地峡,北界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东达洪都拉斯高原,南抵太平洋沿岸。南北长约900公里,东西宽约550公里,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
玛雅文明的鼎盛阶段被称为古典期(一般认为在公元250年至公元900年),大至相当于中国西晋至唐朝,或者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晚期。其前被称为前古典期,是玛雅文明的萌芽阶段(约开始在公元前1500年)。古典期结束以后,被称为后古典期(持续至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征服中美洲)。严格意义上玛雅文明指的是古典期阶段,有些学者也在宽泛意义讨论玛雅文明,将前古典期与后古典期一并讨论。
玛雅象形文字
玛雅人使用象形文字,写法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玛雅文字尚未完全释读。原本在神庙等处的文字雕刻之外,还有大量的典籍,但西班牙殖民时期天主教士烧毁了全部的玛雅典籍,幸免的仅有三部抄本。这三部抄本是释读玛雅文字的基础。
玛雅城市和建筑
玛雅文明留下奇琴伊察、卡蒂尔、萨伊尔、卢班吞、瓦夏吞、帕伦克等著名遗址,多数是大型礼仪中心(地方性首府),也是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的集中地。礼仪中心一般有神庙、宫殿、祭坛、广场、球场等宏伟建筑,以及纪念性石碑。城市布局规划性很强,甚至与玛雅人的宇宙观有关。大型建筑是石结构的,往往有复杂的浮雕、粉饰、彩饰或者壁画。著名者如螺旋塔、战士神庙、太阳神庙、铭文神庙、“总督府”、“骷髅台”等。
玛雅数学和天文历法
玛雅历法特别复杂,有两个基础形式,其一,数种天数的轮回(每种都有不同长度);其二,从过去某个基点累积计算天数(长期积日法)。与今天我们的历法比较,结构原理是相似的。玛雅居民有数种不同天数的轮回周期,最重要的是“圣历年”和“近似太阳年”。“圣历年”260天,由数字1—13分别搭配20天的各个名称轮回,因此会逐次出现13乘以20的的组合,共计260天。“近似太阳年”由18个月组成,每月20天,年尾另有一个只有5天的闰月。“圣历年”和“近似太阳年”共同轮回,任何特定一天都可以用两者共同表示出来。每隔52年,两种周期中各自一个特定日期会第二次相遇,这段时间被称为“历轮”。“长期积日法”理论上的基点日期折算在公元前3114年8月的某一天。玛雅居民可以将自此以后所经历的日期长度单位一一计算出来。他们先数出第一级整数单位———若干“巴克吞年”,在余数中再数出次级整数单位———若干“卡吞年”,在余数中再数出第三级整数单位———若干“吞年”;再从余数中数出若干“维纳尔”(月,每月20天),最终的余数是若干“金”(日,表示0—19这些单独天数)。玛雅历法有以260日为周期的卓金历,六个月为周期的太阴历,三十天为周期的太阴月历,三六五天为周期的太阳历。但是,太阳系内却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依照这种历法,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在金星和地球之间。
玛雅预言
据有些人说,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当这一天的黑暗降临后,第二天的黎明将永远不会到来”。根据玛雅历法,地球正在经历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太阳纪”,这一“太阳纪”的时间范围是从公元前3313年至公元2012年,历时2125年。玛雅文献记载地球每隔3740年就会毁灭一次,而地球已被毁灭四次,现今人类是地球的第五代子孙。
玛雅居民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都很发达,因此产生了一套占星术、数理逻辑和宗教思想混杂在一起的观念体系,也形成了“永桓”和“循环”的历史观念。确实在一本带有某些预言性质(预言不是全部内容,疏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的《齐拉姆·巴拉姆丛书》,认为带有相同数字的两个“卡吞年”会出现相同的征兆,有些事情会重现,因此历史是循环的。西班牙人攻打伊察礼仪中心时,当地玛雅首领未作抵抗,因为他认为这个即将来临的“卡吞年”以某天结尾,而以这天结尾的“卡吞年”意味着冲突和战争,因此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玛雅居民的天文学成就得益于对天文观测的重视,有学者认为奇琴伊察遗址的“螺旋塔”可能是天文台。他们不仅观测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还特别重视观测金星的运行周期(年误差仅14秒),对其它星体也有观测记录。玛雅居民的天文学成就在古代中美洲是最先进的,玛雅建筑和礼仪中心的布局可能受到天文观测线的支配,他们的天文学知识甚至影响到建筑和礼仪中心的布局。
《德累斯顿抄本》中有预测月蚀和日蚀的铭文页,玛雅居民认为日蚀可能是世界即将毁灭的危险时刻。玛雅居民占星术、数理逻辑和宗教思想混杂在一起的观念体系很关注历史,一处铭文中甚至记录了一段40亿年的时间,他们对历史记忆的痴迷似乎是为了与“未来”联系起来。某些玛雅建筑的方向可能与天文学观念有关。奇琴伊察遗址的晚期建筑群与早期建筑群方向有明显变化,库埃罗遗址的同一座小型金字塔晚期阶段的建筑与早期阶段建筑轴线明显不同,这或许与预言观测到的地球磁场变化有关,或许与天体位置变化有关。而且,玛雅纪念碑树立的规律都是在各个“卡吞年”结束之际。《马德里抄本》、《巴黎抄本》和《德累斯顿抄本》主要记录需要预测验的天体运动情况。
古代民族常有些预言方面的传说或者记载,偶而会凿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表面看来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际是他们宗教意识层面的反映。对所谓“玛雅预言”似不必作过度解读。但是,我们承认,现今科学体系的认知基础确实存在某些争论,现今科学体系也不能完全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