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激发动力全民创业改善民生安居乐业

激发动力全民创业改善民生安居乐业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3.25 点击数:0

【副篇名】——李浩在六敖镇永丰村蹲点调研综述

【报纸名称】:新三门

【出版日期】2008.03.25

【版次】第02版: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30610

【全文】

3月17日至19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浩在六敖镇永丰村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期间,他走门串户,访贫问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召开恳谈会,听取村情民意,为该村指明今后发展方向。

抓好个私经济,推进全民创业,激发发展内生力

3月17日下午,李浩冒雨来到永丰村,刚在村会议室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问起村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了解到该村共405人,主要从事种、养殖业,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后,他欣慰地说,近年来,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大大增长,这得益于村两委干部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大力支持。

随后,李浩走进村民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在行走中,李浩听到一阵缝纫机声,便快步上前了解详情。当看到几位妇女正在一间民房里忙着加工皮包的拉链时,他兴致勃勃地拿起其中一条细看,并亲切地问:“做一条多少钱?”,“2毛钱。”女工回答。“一天能做多少?”“100多条,大概20元左右。”“为什么几个人一起做?”“大家一起可以边做工边谈心!”随之,屋内充满了融融的笑声。李浩在现场深有感触地说,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要。村子要真正富起来,就要靠个私经济,发展个私经济的着力点则是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村两委班子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积极带动村民创办家庭作坊,开办小店、超市等,逐渐增加从事二三产业人口比例,形成“人人有事干,个个忙起来”的氛围;要发动村里头脑活络、敢闯、敢干的能人以及在外打工的能人,返乡创办一批家庭加工厂,为全民创业树好典型。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浩关切地问村干部:“村里除了种、养殖业外,有没有搞其它产业的?有没有办家庭作坊的?”“北塘的船舶制造基地开发以来,村里有10多户人家买了车子搞运输,家庭作坊还不多。”村支书何昌星回答。

李浩在会上指出,这几年,永丰村面貌不断改善,但是村民的生活还不是十分富裕,发展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快一些。目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创业致富的机会非常多。对于永丰村来说,随着周边大型造船企业的落户,会带来很大的商机,全体党员干部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带领村民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使村民在创业中致富,在转产转业中致富。(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发展现代农业,改善人居环境,抓住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

“这几天,到村里走了一圈,变化太大了,要不是儿子陪同,怕是找不到家了。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希望再活几十年。”在3月19日下午举行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上,75岁的何其明老人激动地说着该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李浩听了老人的话很高兴:“是啊,这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永丰村在村两委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也修了道路、建了村办公大楼及文化俱乐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如何做大做强农业,加快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李浩本次蹲点调研的一个重点。李浩在会上指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他要求,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注重品牌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现代化网络的销售形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农业;要立足农村,发展农村,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带领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通过几天来的走访和交流,跟你们也比较熟了,有什么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敞开心扉说吧。”会上,李浩开门见山地问。随后,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经过半个小时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村里河道的疏浚整治是当前最迫切的事情。

据了解,永丰村沿门前河而建,呈带状分布,门前河贯穿整个村庄,承担着灌溉、排涝功能,对永丰村民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泥沙淤积等原因,河道排水不畅,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成了该村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但河道整治并非易事,单单资金一项就让我们束手无策。”村支书何昌星无奈地说。

针对这个问题,陪同调研的各部门负责人积极支招。通过协调,各部门都伸出援助之手,并落实了各自的责任。最后,李浩指出,这条河治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永丰村400余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项目的建设,做好规划,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同时,加快进度,使永丰老百姓早日拥有一个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

深入调研,对症下药,扎实推进改善民生工作

在永丰村蹲点调研期间,李浩走得最多的是村民家。“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3月17日下午,在村党支部书记何昌星开办的诊所里,李浩仔细询问了诊所的经营情况。当听说这里的药价要比医院便宜,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都能在这里得到及时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时,李浩高兴地说:“农村卫生服务室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把诊所建成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更加方便老百姓看病。”

3月18日一大早,李浩又走访慰问了几户困难户,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老党员郭国水家中,当得知他患心脏病已经三四年,家人仅靠几亩桔园生活时,李浩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努力克服困难,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同时,积极寻找脱贫致富之路。在罗良县家中,他祝愿其生病的妻子早日康复,并要求镇、村干部多关心、多照顾。

随后,李浩来到困难户罗加能的家里慰问,一进门,便看到客厅里有许多卖不出去的胡柚,而该村还有20多万公斤的胡柚滞销。李浩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要求将滞销信息发到网上,帮助联系相关经销商。在随后走访浙江九洲船业有限公司时,李浩与该公司董事长郑建义提起此事,郑建义当即表示愿意买下罗加能的胡柚,帮他渡过难关。不多时,从网上传来好消息,黄岩一家食品加工厂有意向收购村里积压的胡柚,李浩这才松了一口气。

(周玲芬陈思笋朱芳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