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滴水留给孩子
【副篇名】爱心人士到建水李浩寨乡冷水沟小学送水
【作者】 毛兴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3.21
【版次】第06版(民生·民声)
【入库时间】20130430
【全文】
记者毛兴华文/图
“叔叔,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你们也喝一瓶吧……”虽然嘴唇干裂,但冷水沟小学二年级的郭娜,还是把爱心人士送给她的一瓶水,最先递给记者,这个小小的举动,让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动容。
3月16日,建水县李浩寨乡冷水沟小学内人声鼎沸,《春城晚报》联合云南大山公司、云南山泉的工作人员,将1万瓶甘甜的矿泉水,送到这所小学。有了这些珍贵的矿泉水,两个月内,该校300多名师生不用再为饮水问题而发愁了。
现场每个学生都是搬运工
和去年一样,今年,冷水沟小学同样是受干旱影响较严重的一所小学。
去年,在《春城晚报》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数万瓶爱心水让冷水沟的孩子们不再受渴。今年,当孩子们每天都要为喝水发愁的时候,云南大山公司和云南山泉决定,给这个学校送去1万瓶云南山泉。
中午12点,当送水的车辆缓缓驶进冷水沟村时,已经在路边盼了许久的孩子们欢呼起来:“水来啦!水来啦!”送水车靠边停下,车门打开时,几个年龄稍大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车开始搬水。
送水车只能停靠在距离学校五六百米的一段小山坡上,这时,老师、学生、村民都来了,把送水车围得水泄不通,纷纷主动搬运一箱箱矿泉水,最高兴最卖力的就是孩子们。女孩小露虽然只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但她却用柔嫩的小手,抱起一箱云南山泉就往学校跑,一路上虽然气喘吁吁,但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她的脸上。
小露说,她家就住在这个村子里,家里平时喝的水都是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而且因为浑浊要沉淀烧开之后才能饮用。“来学校上课,有时候渴也只能忍忍!”看着小露汗流不止,老师递给她一瓶刚刚打开的云南山泉时,孩子开心地说:“老师,你们先喝吧,我把水抬上去之后再喝。”
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人抬不动一件矿泉水,就两个小朋友一起抬,有几个孩子,干脆让小朋友帮忙抬上肩头扛着。400多件矿泉水,学校师生、大山公司的员工和爱心志愿者们,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全部搬进校园。
当老师打开箱子,把清凉甘甜的矿泉水分给每一个孩子时,整个校园里欢呼雀跃。
感动爱心人士省下矿泉水
水搬完之后,在冷水沟小学校长杨龙辉的带领下,所有爱心人士探查了整个学校的饮水情况。当记者拧开一个水龙头时,却没有一滴水从龙头里流出来。杨龙辉说:“现在除了孩子们的饮用水,煮饭、做菜用水,都是靠政府送。”
紧挨着学生厨房,记者看到一个大水桶,里面装着几天前政府工作人员送来的水,这已经成为每天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
整个的送水捐赠仪式很简单,给每个孩子发完水之后,孩子们给送水的大山公司员工以及爱心人士戴上红领巾的同时,并赠送上了一瓶矿泉水,但工作人员都拒绝了。大山公司一位送水员工说:“孩子们能有一瓶水不容易,能省的都省着给孩子们吧!”在整个送水过程中,为了给孩子们节省下水,爱心人士们都没有喝一水。
来自滇池学院的大二学生张鸿博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本次送水,她说:“以前在学校里总没有缺水的感觉,这次来参加活动,看到旱区孩子们饮水的艰难,回去之后,我一定倡议身边的同学们,节约用水,从我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