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洲:勇拓现代物流“航海图”
【副篇名】文/本报记者 苗慧玲 图/实习生 李浩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4.07.11
【版次】第05版(周末)
【入库时间】20140730
【全文】
河南华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洲
开栏的话:
1931平方公里的玉川大地,孕育了多少搏击风浪、挺立潮头的愚公儿女。他们不畏艰辛,奋发图强,跃升为行业发展翘楚;他们锐意进取,持续创新,勇当产业升级排头兵;他们矢志不移,瞄准一流,着力培育济源自主品牌。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在转型爬坡的漫漫征程里,这些经济发展中的领军人物,支撑起济源的精气神,传递出强劲的正能量,成为推动济源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报从即日起开设“玉川之子”栏目,聚焦各行各业先锋人物的发展轨迹,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弘扬他们的创新精神,记录我市自主品牌发展壮大之路,以媒体视角探寻推动济源经济前行的力量。
从地域空间看,他的事业从未离开过太行山脚下这方故土,一个曾经以“煤”起家的工业重镇;
从业务拓展看,他勇于突破传统资源的黑色困囿,闯出了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产业构成的物流新世界;
从市场挖掘看,他引领济源现代物流业走出河南,辐射全国,冲出亚洲,联通欧美,融入了世界物流经济的大动脉……
他就是河南华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洲。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济源建设内陆“黄金码头”——无水港。
在济源的物流空间规划布局中,构筑南部北部物流带、打通南北物流通道是重头戏。张亚洲所在的河南华铁国际物流就位于北部物流园,在全市物流产业发展中扛着“主角”的大旗。
煤炭运销,点亮他最初的物流梦
张亚洲1970年出生于克井镇新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学到中学的10多年求知生涯,都没有离开家乡这片热土。
1989年,高中毕业的他到当时的蟒河机械厂当了一名翻砂工。这是一项重体力活儿,需要一锹锹把热得熏人的铁砂过筛精选,待冷却后备下一道工序使用。身单力薄、年轻气盛的张亚洲心中想的绝不是做一名翻砂工,而是要干一番更大的事业。一年之后的春天,张亚洲辞去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到当时的克井镇煤矿运销站当通讯员兼事务长。
真正与煤炭结下缘分是在1993年。从跑站到站在煤场主任的位置上,他开始接触进煤、过磅、开票、装车、结算等“核心业务”。之后的3年,他先后担任煤运站销售科长、副总经理等职务,具体负责公路、铁路煤炭销售及计划、运输工作。在煤炭运销的世界里,张亚洲忙得不亦乐乎。
1998年春天,济源市委、市政府盘活存量资产、激活死滞企业的春风吹遍玉川大地。工业重镇克井积极响应,抽调精兵强将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中。在这个节骨眼上,张亚洲临危受命,于当年11月份到克井镇铁路专用货场上任。他面对的是侯月铁路线上一个冷冷清清、长满野草的货场——虽然有克井镇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有紧邻铁路的交通区位优势,但这个货场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如何让死滞的资产活起来?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张亚洲开始行动。他跑洛阳、去郑州、上北京,和各级铁路部门沟通协调。他和当时负责货场开通工作的张国军到山西、到河北、到内蒙古、到甘肃,与施工单位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克井铁路专用货场于1999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刚开始,货场经营围绕煤炭展开,主要靠出租货场创收,还赚一些过磅、装卸等服务费,看上去生意红火,但实际上盈利并不多。
如何让货场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个问题在张亚洲的脑海里不停地酝酿……如果能够变出租场地为自主经营,会不会产生更多的利润呢?想到这里,他决定大胆尝试一下。2001年,兴达煤炭运销公司挂牌成立,克井铁路专用货场实现了真正的自主经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兴达煤炭运销公司把济源所产的好煤及晋煤集团外运的煤和炭收过来,统一销售到全国各地,销售网络覆盖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辐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这以后的10年时间,张亚洲经历了煤炭市场最红火的时期,亲眼见证了煤矿企业蒸蒸日上、煤炭运销生意红火、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过程,看到克井镇曾经的穷村、差村、乱村一个个变成了富村、好村、稳定村。
集装箱运输,开启济源货运物流新时代
被煤炭热能温暖着的好日子持续了10年之久。2011年之后,煤炭行业出现疲软,煤炭运销效益下滑。张亚洲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领域盛极而衰的危机,立足优势,主动出击,毅然踏上了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与煤炭打了20余年交道,亲身经历了运输工具从原来的小马车、拖拉机发展到后来的汽车、火车的过程,张亚洲知道传统运输方式带来的粉尘、噪音等污染受到群众诟病,而传统运输过程中的抛洒、被盗等现象一直是客户的心腹之痛。如何才能解决工业企业货物运输过程中成本高、污染重、损耗大等问题?张亚洲陷入了沉思之中。
忽然,张亚洲想到了自己在沿海城市看到的集装箱物流。这种运输方式零途耗、无污染、效率高,不正是自己需要的吗?他先后与市、省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后经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批准,成立了河南华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两条铁路专用线,发展了近30辆专业集装箱运输车,带动70辆社会车辆投入这一行业,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吨,开启了济源货运物流的新时代。
“过去的汽车、火车运输,安全、损耗等问题都要计入成本,还容易对沿途环境造成污染;现在使用集装箱,不管是国内国外的货物运到济源,还是济源的货物往外运,都可以实现点对点、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并且可以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洒、被盗等现象,真正实现了零途耗、零污染。” 张亚洲说。
就像克井经济从曾经的“一煤独大”到现在的多元发展一样,随着集装箱物流业务量的攀升,张亚洲的物流梦也从原来单调的“黑色”变得五彩斑斓。现在,华铁的业务种类已拓展到冶金、建材、化工、食品、耐火材料等五大类。济源市内,与豫光、金利、万洋、耐火炉业、众联陶瓷等重工业企业一样,伊利、中沃、飞龙等食品企业也尝到了铁路集装箱货运的甜头。济源周边,焦作孟州的汽车配件、山西阳城的建筑材料、山西晋城的化工产品都是通过华铁的集装箱运送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客户。
打开华铁的市场分布图,记者发现,近到国内的广东、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和亚洲的日本、韩国,远到美国、德国以及秘鲁、巴西、智利、澳大利亚,华铁的市场触角已经一步步延伸到世界各地。
国内,华铁在青海格尔木、内蒙古满洲里、西藏拉萨、云南昆明等地都有业务人员,并与中国外运集团、中国远洋集团、中海物流集团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国外,他们强化与达飞、托克、嘉能克等国际化物流公司的合作,目前已实现了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通过海运到达青岛或连云港之后,走铁路直达济源的专线货场,再通过专用车辆直接转运到各企业原料库卸货,这种国际集装箱物流已成为现代企业提高货运效率的新模式。
建设内陆无水港,打造济源的“黄金码头”
在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严峻、转型升级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张亚洲所在的克井镇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重要棋子。
张亚洲的过人之处,是能够根据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变化、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时常关注自己的奶酪,看它有没有变质。
虽然目前华铁的集装箱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张亚洲已经瞄准了物流事业下一站的发展目标——在我市北部物流园建设内陆无水港,打造济源的“黄金码头”。
张亚洲说:“无水港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不临江海,没有船舶,‘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通关手续,然后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将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这样就绕过了一系列复杂环节,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20余年一门心思干货运,张亚洲亲身经历了物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变迁。他感受到,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已经成为集现代运输、信息技术、仓储物流等于一体的系统化、综合性、复合型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一些企业老板正为何时采购原材料划算、何时销售产品赚钱而绞尽脑汁,在为难以把握最佳买卖时机而感慨时,华铁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70多个反馈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最前沿的市场信息。张亚洲说:“现在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已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利用自己的运销网络,了解厂家需要的货源分布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有什么样的品种、什么时候购进原料价格最低等信息。每个反馈点的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当地货物信息的变化,将为以后发展信息、商贸、仓储等产业奠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争取铁路等部门的支持,和中海物流合作,开通连云港至盘谷寺车站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实现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打造济源的无水港,把北部物流园打造成内陆‘黄金码头’。” 张亚洲的话坚定有力。
凭着不畏困难、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的精神,张亚洲把最初仅限于当地及周边的采购,发展为现在漂洋过海的国际化物流。他脚踏玉川,胸怀世界,立志打造内陆无水港,面前是极具潜力、天宽地阔的全球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