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人才服务走出“易才模式”

人才服务走出“易才模式”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7.04 点击数:0

【副篇名】——专访易才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浩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出版日期】2013.07.04

【版次】第B18版: 人才周刊

【入库时间】20130810

【全文】

眼下,为期6个月备受瞩目的北京园博会在丰台永定河畔举行,被视为北京继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件国际盛事。作为本次盛会唯一指定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易才集团坚持李浩提出的“以先进互联网技术整合专业服务”理念,在本届园博会成功延展人力资源服务的新技术、新应用,续写大型会展活动的护航传奇。

白手起家

眼光决定命运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成就了一批“商业英雄”,也激励着新一代迸发更大的创业冲动。出生于1979年的李浩拥有典型的徽商气质,儒雅、热情、踏实。自1996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李浩就开始书写自己的创业史。正如他后来所说,创业经历磨炼了意志,也培养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得以在行业“巨人”身后发现了一个尚未被发掘的“金矿”——人力资源外包。

“作为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好的眼光,看准行业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方向。”窥见了行业未来的走向,李浩很快在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易才集团。也许,在当时几乎处于垄断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看好这个年轻人的人并不多,但之后数年,易才集团却以每年翻番的增长率迅速跻身我国人力资源行业第一梯队,成为行业中不可小觑的一颗新星。

差异化竞争

在红海中捕捉机会

“企业一把手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一个民营企业,怎样才能与“财大气粗”的外企、国企抗衡,在夹缝中杀出一线生机?易才初创期,替李浩担心的人不少,但他却很淡定,原因有两个:其一,凭借他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尽管人力资源服务已经是“红海”,但市场还存在许多空白,机制灵活的易才大有可为。其二,易才想分得的一杯羹,不是瓜分竞争对手的份额,而是与同行共同探索,把现有的这块蛋糕做大。

当时的人力资源外包行业分布发散,许多业务布局全国的大型企业不得不以地域为界,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来为其服务,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给内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年轻的李浩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易才集团崛起的黄金时机,果断拍板进行全国布点,快速形成差异化优势。随后几年,易才的全国布点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凭借每年传奇性的业绩增长,实现了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新星向标杆企业的华丽转身。

科技突围

创新,唯有不断创新

李浩深知,要在传统行业里独树一帜、常青不衰,生存法则很简单——做别人没想到、没做到的事,让自己变得更专业。而做到这一点,唯有创新、再创新。

易才十年成长梦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在创新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上下苦功。特别是近两年,易才紧紧抓住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打造出以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先进人力资源数据处理平台以及“易得薪”薪酬管理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人力资源行业绽放第一朵“薪酬云”,革命性地突破了人力外包传统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升级的优化服务,成为易才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3年易才集团继西安园博会之后花开二度,成为北京园博会唯一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为园博会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工作人员的选择范围覆盖全国 18 个省市、涉及上万人次。同时,李浩还创新性地将先进的云计算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了园博会的服务中,开创了国内园博会科技管理的先河,让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瞄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那一刻起,李浩的战略定位就异常清晰,他为易才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从“零”起步做到行业的领先者;第二个五年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第三个五年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标杆性企业。如今,站在第三个五年的门口,李浩的信心比以往更足,因为他已经看到,一个世界级的人力资源公司正在他的“魔杖”下,从梦想接近现实。晨报记者 徐虹

新闻链接

移动终端助力易才再续园博情

除却园林佳艺、山水风情之外,易才集团ITAS移动终端软件的应用更成为本届园博会的另一大亮点。基于全球最大软件厂商SAP公司的移动技术支持,由易才集团研发并首次在园博会投入使用了销售终端管理云平台(ITAS),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销售终端管理的体系化、系统化管理,配以专业服务人员的导览介绍,保障了北京园博会的顺利进行。

据了解,ITAS系统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管理者更可凭借GPS定位清楚了解执行人员的位置及工作完成情况。导览员在现场为笔者演示ITAS手机客户端的操作界面和步骤内容,直观体现了管理者对服务人员实现统一管理,同时便于工作人员随时随地上传及接收最新数据信息,遇到突发性事件时更能通过语音留言得到及时处理,使园博会得以安全、有序、顺利进行。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