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小说是写出来的

小说是写出来的

作者:刘文生周建春 出版日期:2014.07.01 点击数:0

【副篇名】——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

【作者】 刘文生 周建春

【报纸名称】:襄阳晚报

【出版日期】2014.07.01

【版次】27版-访谈

【入库时间】20140730

【全文】

李浩

本报记者刘文生 周建春文/摄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一级作家,出版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十二届庄重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奖项。“我是第一次来襄阳,但我很早就知道襄阳,我有襄阳的朋友,有襄阳的学生,我对襄阳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一江碧水穿城过,更是让我感到欣喜。现在很难找到像汉江这样水质的水源了,襄阳能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兼顾,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有可能,我还会来襄阳!”6月26日下午,谈起自己对襄阳的印象,李浩还沉浸在襄阳的青山绿水里。

李浩说,文学创作是一个劳心劳力的活,要想在当今文坛上有一番成就,首先要多读、多写。其次,要时时敞开自己,不管是心胸上的或是思路上的,都不要受这样和那样的羁绊。只有自己做得豁达,创作才能取得成功。另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对自己狠一点,再加上坚持,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死亡村落》开始,李浩就不断有新作问世,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

有襄阳作家提及现在的读者很多都是快餐型的,甚至喜欢读图,密密麻麻的文字似乎对他们失去吸引力的时候,李浩却认为,读书是需要耐心和吃苦精神的,读不进去必然得不到,得不到自然没办法坚持,这是时代的原因,但文字的魅力不会消失,时代再怎么变化,认真读书的人总还会有。“小说是写出来的,不是生活生出来的,我们要努力让小说显得比我们聪明。”李浩说,“我时常将我的写作看作是在我侧面的一面镜子,我写下的实质是我自己。”

谈及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会不会以襄阳的体裁来“说事”?李浩说,这次来襄阳,在了解了襄阳人文、历史、民俗等方面的情况后,他就有了这种写作的冲动。如果要写,他会从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或三国资源等方面来切入。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