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国湿地博物馆

作者: 出版日期:2014.03.28 点击数:0

【副篇名】李浩微雕艺术展

【报纸名称】:杭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4.03.28

【版次】B06:文化·体育新闻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记者 郭琳

五千字《金刚经》,被刻在手掌大的巴林石上;近八千字的《孙子兵法》,所占地方也不过一倍。

而雕刻者李浩说,小,并不是最重要。如果要比小,大可以去看吉尼斯世界纪录——微雕所以脱离“匠气”,不止在于一个“小”字,更在于“小”中透露的章法和意蕴。

艺术的微观世界多有看头?不妨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去中国湿地博物馆看看那场名为“微观湿界·石上华章”的微雕艺术展。90多件出自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浩之手的展品前,大都放着一个小小的放大镜,上述这些作品也都在其中。但若打算细看,不妨自己带个放大镜去。

最特别的自然是那件被缩小了377倍的《富春山居图》——象牙上的微雕,不仅是《剩山图》与《无用师卷》的合璧,并且若是细看,会发现不仅黄公望笔下的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就连历经了几百年留下的众人题跋,黄公望的、董其昌的……连同五十多方情态各异的钤印,都模拟得惟妙惟肖,时间似乎倒退到了1650年《富春山居图》被投入火中之前。幸被人从炉火中抢出,这件经历了沈周、董其昌等众藏家手的名作,才没有成为宜兴藏家吴洪裕的随葬。

如果《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已经流传得很广,《贯休绘十六罗汉像》故事所知者也许不多。世知“十八罗汉”,能数上一二的也许就是降龙、伏虎二罗汉,却不知这二罗汉,其实是中原自己加上的——大概“十八”这个数字在中国更有市场。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佛陀弟子只十六人。玄奘西游带回佛经,在他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里清楚地记载了十六罗汉的情形。他们由此出现在历代的图谱刻像中。清代乾隆南巡,住孤山圣因寺行宫,偶见文澜阁藏的《宣和画谱》中贯休的十六罗汉画像。《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年间的宫廷藏绘画著录,贯休则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乾隆看后,赞不绝口,命工匠将十六罗汉刻于石,置于圣因寺内,设“罗汉堂”,每位罗汉上方,都刻着乾隆亲笔题写的《御制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赞》。

十六罗汉像连同乾隆的题诗,被李浩缩刻在了十六方和田墨玉上(如图)。他更在意的,是一件件作品背后的鲜活历史。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