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略谈揭暄及其《揭子兵法》

略谈揭暄及其《揭子兵法》

作者:吴如嵩 出版日期:2007.07.04 点击数:0

【作者】 吴如嵩

【报纸名称】:书法报

【关键词】 古典兵学 孙子兵法 经世文编 军事学 中国军事 武经七书 范畴体系 史书记载 逻辑体系 战书 

【出版日期】2007.07.0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揭子兵法》在《中国军事百 科全书》中的名称定为《兵经》。 它最早的刊本是道光七年(1827 年)的《清经世文编》本,题为《兵 法百言》。咸丰以后刊刻渐多,有 咸丰九年(1859年)的濠搪本,题 为《揭子兵法》;光绪十八年(1892 年)刊本题为《兵法圆机》等。$$ 揭子,即揭暄,字子宣,江西 广昌人。明朝灭亡后,他曾起兵 抗清,失败后隐居山林。除著有 《兵经》外,还著有《战书》17卷, 享年80余岁。$$ 史书记载,揭暄“少负才气, 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精思, 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 皆古所未有。学使吴炳见之,惊 曰:‘此异人异书也’。”看来,揭 暄也确实是一位因有才气而自 负自信的人。他敢于把自己的论 兵之作称为“兵经”,仅此一点就 显示出他的学术勇气。因为“经 典”、“经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 个神圣的字眼。北宋神宗曾把 《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 《尉缭子》、《六韬》、《三略》、《唐李 问对》等七部兵书钦定为“武 经”,世称《武经七书》。但是,揭 暄却敢于声称“兵法从来有传无 经。七子之言,支离破碎;百将之 行,各师异智。予乃以撰百字以 经之,使说有归,法以类从,故通 上下千古。”$$ 揭暄或许过于“慷慨自任” 了,但是,应当看到,他的这番话 也不是没有道理。道理就是抓住 了中国古典兵学的逻辑体系乃 是概念范畴体系。自从《孙子兵 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破”、“虚 实”、“庙算”、“奇正”等几十对兵 学概念之后,后世的兵学家也大 都循着孙子的足迹走到概念的 辩证法这条路上,而真正系统、 全面论述这个问题的是两本书: 一本是宋朝无名氏的著作《百战 奇法》,一本就是揭暄的《兵经百 篇》,一百个字(词)一百个概念。$$ 《揭子兵法》分为三卷,上卷 《智篇》28个字,中卷《法篇》44个 字,下卷《术篇》28个字,论述了 军事学上治军作战的广泛内容。 从军事学术史上看,揭暄所列这 百个概念范畴,其意义和价值就 在于为军事学上众多分支学科 的建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 长期延续的封建社会中,植根于 农业社会的古典兵学已经走向 终结,面临新的阶段、新的技术 即将诞生的前夜,一种要求建立 新的军事学术体系的要求正在 萌动,《揭子兵法》就是反映这种 萌动的最明显的表征。至于该书 在治军作战方面的精彩论述及 其丰富的军事辩证法特色,不是 三言两语所能尽述,在这里我就 略而不论了。$$ $T(作者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 会副会长)$E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