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池委员建议 将婚检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3.10
【版次】第04版: 全国两会特刊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 文/摄本报记者 王雪梅 郭铭华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占出生人口的4%~6%左右。
作为医药卫生界的驻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姜洪池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健康。他认为:婚前检查,关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姜洪池说,对于一些不利于婚后家庭幸福和妨碍优生的隐患,应在结婚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2003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在本着人性化、与国际接轨的原则指导下,将婚检改为自愿检查,结果导致全国各地婚检率急剧下降,新生儿缺陷率明显增多,这种现象令人不安。
姜洪池建议恢复婚前检查,。他认为,通过在婚前进行家族史的调查和身体检查,可以了解双方有无不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情况,对防止性病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婚前检查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措施。”姜洪池提出,提高全民对婚前保健检查和医学指导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宣传工作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固然重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婚检部门存在的经费不足等实际困难,将婚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像多数发达国家一样逐步实行免费婚检。同时,婚检部门应从以往工作中偏离服务方向,从群众反映的较严重的问题中(如乱收费、高收费、检查不认真,技术水平低等)加速整改,尽快树立良好形象,以利于婚前检查的服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促使广大婚龄青年自觉、自愿参加婚检并从中受益。
此外,姜洪池还认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除加强婚前体检外,还应规范孕期检查。他建议,国家卫生部门应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加强公共政策引导和服务供给力度,由国家主导各级政府统筹设立专项资金,确保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制定孕期检查规范,在农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发区,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免费加强孕期规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关注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怀孕妇女的影响和伤害。
(本报北京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