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芳:她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5.07
【版次】第A6版 (本土·综合)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本报记者 赵平平 通讯员 王立华 孙超群
2009年5月13日,对姜洪芳来说,是一个灰暗的日子,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面对花样年华的儿子,她义无反顾献肾救子,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姜洪芳用博大的母爱印证了这样一个真理:世间最真挚的爱,莫过于母亲的爱。
姜洪芳43岁,在乳山市一家服装厂上班,丈夫是一名电焊工,尽管生活不很宽裕,但是姜洪芳用心经营着这个家,生活平淡而温馨。26岁那年,她生下了儿子。
冬去春来,儿子已经17岁了。2009年春天,一向很健壮的儿子突感身体不适,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化验单上“晚期尿毒症”5个刺眼的大字,一下子把姜洪芳击倒了。医生告诉她,医治尿毒症的最好办法就是做肾移植。回家后,她对丈夫说:“我是当妈的,我要把我的一个肾给咱们的儿子,你是男人,以后还要靠你支撑起咱们这个家。”看着妻子坚决的态度,丈夫无奈地点了点头。当得知妈妈要把一个肾给自己时,儿子坚决地反对:“换肾行,我可以等肾源,但是我不能让你有一点儿的危险。”听到儿子的话,姜洪芳泪流满面。
2009年6月11日,是一个让儿子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在被推进手术室的前一刻,姜洪芳没有说话,她只是用眼神鼓励着儿子,看到儿子伸出手,她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在连续7个小时的等待中,手术顺利结束。姜洪芳被送回泌尿外科病房,儿子则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出院后,她不顾医生让她卧床休息的叮嘱,往返于烟台亲戚家和医院之间给儿子送饭。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个刚做完手术的人,更没有人知道她是一个把自己的肾献给儿子的母亲。
从医院出院回家后,姜洪芳夫妇所在单位、社会上的好心人都纷纷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尽管手术欠下了不少外债,尽管儿子还有每月7000元的药费,可是姜洪芳一家依旧坚强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儿子在自己的床头贴着这样一段话:命运纵然坎坷,我还是要执着于我的信仰。那信仰便是:坚持、坚定、坚强。
爱心寄语:
姜洪芳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爱向我们展示了“责任”两字,我们敬佩姜洪芳的勇气。
——邻居 刘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