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申江球吧从“硬盘”到“洋盘”

申江球吧从“硬盘”到“洋盘”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3.07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申江服务导报

【出版日期】2012.03.07

【版次】A14版(体育·竞体育 )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文:大头

上海忽然之间有了两支“申”字号的球队,在正式德比之前,这两支“申”队先在小范围的绿茵场上“德比”起来,不是切磋球技,而是拳脚。球场上的男人,看起来爷们,其实心眼儿也不算大,一言不合,甚至一个眼神不爽就动起手来的,环球同此凉热,倒也未显咱们这地儿的男人多狭隘。只是,围绕场上的互殴,“正统”的部分“申”字号的铁杆,面对“庶出”的那位,极尽辱骂之能事,核心词无非是:外来、硬盘、滚蛋。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何谓正统?

一个城市的一支球队,是否能代表这个城市的风貌和气质,当然与衣钵的继承分不开。但是,继承之后,球队奉行的文化与城市精神是否可堪匹配,也是事关正统的要素之一。

如今的本埠愤青,喜欢动辄以YP称呼城市的外来者。相比起来,我倒更觉得多年前上海一直流行的另一个YP——“洋盘”,更适合命名生活在这个城市然而行状格格不入的那些人、那些事。“洋盘”的高明,在于严格规避了地域歧视,不管你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行为乖张失之分寸的,言语孟浪不领市面的, “洋盘”。皆为“洋盘”的先进性,体现的是在很多年以前,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就意识到,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只要能够在本城立足、行为规范符合“上海腔调”的,就是上海人,而且上海人就是上海人, “新旧”并无 之分, “懂经”“洋盘”只有 与 之泾渭。

上海本地方言多精妙,窃以为,最能体现上海人的狡黠与智慧的是这么一句:懂呃宁晓得。“懂呃宁”晓得,所谓“正统”,不过是暂时抢注了一个马甲而已。任何马甲都是需要维护的,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风水轮转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种轮转带来的短暂不适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受众反弹的疲惫而得到修复、默认的。目前这个正统“申”字号最近四五年的轨迹,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笔写不出两个“申”。昔日之“申”,已如昨日之日不可谏,明日之“申”,尚如未来之日犹可追。一个2300万人口的魔都,挤得下更多的“申”。从字形看,“申”犹如历史与未来之轴对“日”的贯通。贯通才算打通任督二脉。通则不堵、不痛也。

活在魔都,已是不易,无论硬盘、洋盘,最终大家都要QP——清盘。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