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江球吧把上海的还给上海
【作者】 费里尼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8.24
【版次】A13版(SPORT·竞体育 )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文/费里尼
不知算不算乌鸦嘴,前几周在申江球吧写了《我们需要怎样的申花》之后,这支队伍又接连不胜,迄今已经创下史上最长久的不胜纪录。上一次申花不胜之纪录,我依稀记得是根宝在任时的八连平抑或九连平。嗯,那好像还是个对未知中的冥冥有所敬畏的时代,当时的报纸有八卦,根宝在队伍遭遇三连平之后,曾经下令接队员赛前喝咖啡放松的大巴必须从白玉兰宾馆的侧门进出——正门是连接五角场和外滩的著名的“四平路”。
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申花掌门人,颇有些彻底的唯物论者的腔调,见佛杀佛,快意江湖。无所敬畏者总是令人不寒而栗,无论是执掌一座城邦,一个家族,或是一支球队。无所敬畏意味着,他可以没有底线,可以除了“申花”这个曾经荣耀过城市的名字外,什么都不要。这可算是魔都开埠以来,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范畴最奇耻大辱的一件事——好比莫名其妙的一个人,冲进家里来托管了我自己的孩子,先是给这孩子剃了我们家族史上未曾有过的“马桶头”,然后这孩子以前管我叫“爷叔”,现在当我是路人甲。
继续魔幻一下:现在这孩子一把年纪了,还拖着有碍观瞻的清鼻涕,虽依稀还能看出几分昔日的清秀模样,但行为基本已与弱智差不离了。
对一张城市名片进行这样的“购并”、“改组”,和把一个城里人家的孩子拐到乡下去,有什么区别?
把魔都的,还给魔都。魔都的人民,谈不上如何品位独步江湖,但魔都的队伍,还应该是“散发着浓浓的咖啡味道”的。申花队和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一样,是一支有故事的队伍,但这样的队伍,只有把它放在合适的背景平台上,故事才有味道。好比“南京路上的好八连”,是一支有品牌的子弟兵,但它只属于“南京路”,不信,你倒是把它放到祁连山路试试看?
把上海的,还给上海。这件事,我们搞不定,但有人肯定行。在曾经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岁月,把孩子所托非人,责任也就不必追究了。孩子的模样如今虽然败了点,但好歹血脉中澎湃着阿拉的基因,这点稍慰吾心。拿回家来,氵大氵大清爽,捂捂白,出去还是可以扎台型的。呒没办法,上海的小市民就是欢喜别人家夸自己的小人聪明懂事读书好。虽然这聪明伶俐说到底长大了也和做爷娘的呒啥老大的关系,但无聊的辰光解解厌气,还是蛮扎劲的。
一个孩子,或者一支足球队,其实就是阿拉手里的一只“白相罐”,白相起来勿好忒认真,但也勿好一眼眼也不认真,对口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