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申江球吧有时巴子,有时天神

申江球吧有时巴子,有时天神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7.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申江服务导报

【出版日期】2012.07.11

【版次】A16版(体育·竞体育 )

【入库时间】20121030

【全文】

文:大头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一部平庸无比然而男一号还算入眼的电影时,常常怀着无比的庆幸:哎哟,还好有他。本届欧洲杯,就是那部烂片,而“巴神”巴洛特利,就是那个男一号。巴神,有时巴子有时天神。他的不确定性在于,我们不知道他何时巴子何时神仙。或许,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认为他巴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巴子,他只是怀璧其玉而不为人知。

我观察过巴神,大家说的也没错,他的行状的确有点“搭进搭出”,具体表现在,他的某些行为经常与团队未能保持一致,比如,大家集体做“俯卧撑”时,他在草地上撑着下巴思考人生,大家面色冷峻地观赛,他呲牙莫名其妙地偷笑。

正如我们不要对我们不理解的现象一律归之于“伪科学”一样,对巴神这样我们尚吃不透的个体,要怀着悲悯之心度之——这是我在“电影”刚开场几分钟时的自说自话,然而剧情发展到现在(你看到本文时,“电影”已散场),我恍然觉得,人真是太过势利的物种,巴神从巴子到天神的神速过度反映的不是一个吊丝的逆袭,而是看客的自掴脸颊。

一个三岁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黑小子,成为今日的男一号,这是我在欧洲杯这部烂片里看到的最好的励志故事。人们喜欢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对方的身上有某种我们人生缺憾的投射。我的年龄几乎可以做巴神的父亲了,看着这个神神叨叨的孩子,我常想,如果来世我还有一个儿子,我宁愿他的行为再乖张一点,千万不要太过平常,这样,在确定他是一名天才之前,让我享受一点忐忑的煎熬。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