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江球吧初级阶段的呓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2.22
【版次】A15版(大人物·体育 )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文:大头
林书豪很棒。
和他一样肤色的人们很兴奋。很兴奋的人群中,部分很亢奋。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某某社的奇文,探讨这个生于加州满口英文(废话!)的第二代美国移民如何加入中国男篮的可操作性。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啊。这犹如一名顽童,在别人家看到了一件玩具,很喜欢,于是动脑筋占为己有,而且毫无愧色,言之凿凿。
看中了别人家的玩具,回、去、让、你、爸、去、买、啊。或者你争气,假期勤工俭学也成。组篮球队你以为是攒山寨电脑呢?这淘一块主板,那弄几条内存的?
一个国家里边,健康的体育机制,是玩到顶尖的那批人,踏实地踩在底下那个宏大的基座上。美国的NBA就是最好的例子。林书豪为什么令人激动?因为他一米九一的身高,完全以一个生活中普通人的生理条件,在NBA的赛场上突破肤色的歧见,发出了自己的强音。我一个对NBA了解颇深的朋友说,在美国类似林书豪这样肤色、背景和水平的亚裔有很多,但是很多完全不拥有林书豪的机会,也有不少在漫漫而无望的等待中自甘沉沦。犹如一个熠熠星光的郎朗身后,藏了无数或者天分远高于他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名字的琴童。
体育和艺术一样,是没有国界的。我们这个国家,也许永远在篮球世锦赛上进不了前三,拍出来的电影,也许永远没有机会在奥斯卡“染指”最佳外语片,但这不妨碍我们通过各种唾手可得的渠道,享受全世界顶尖职业人士的智慧结晶。科比、林书豪在NBA,斯皮尔伯格、克里斯蒂安·贝尔在好莱坞,这难道不该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吗?
上帝保佑,不要让那些忠诚勇敢的人们误入歧途。那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论调,您就当做是初级阶段的呓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