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组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11.05
【版次】第B4版 (论苑·专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全面展开和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必须首当其责、责无旁贷。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一)清醒认识组织建设是党的基本建设,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抓好组织建设这个突出环节。党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没有坚强的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没有坚强党性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有效执行。十七届四中全会分解的108项任务中,组织部门牵头的有51项,参与的有29项。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分解的30项任务中,组织部牵头的15项,参与的23项。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理解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首当其责”的深刻含义,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责任意识。 (二)清醒认识当前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忧患意识。当前,我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整体上是好的,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组织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党员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各种问题,在我市组织建设领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解决好这些问题组织部门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组织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切实增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的自觉性。 (三)清醒认识党的建设所处社会政治环境的新变化,增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机遇意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对比日趋激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蕴含着重大机遇。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党高度重视,思想统一,为做好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所有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企稳回升,为加快各类人才引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充分认识到,省委把我市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创造组织工作新品牌、打造新亮点提供了新平台,等等。组织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认真学习贯彻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组织部门一定要用心学习、用心研究、用心把握全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切实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 (一)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一要扎实开展好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从基层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五个更加注重”,努力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要认真总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经验,探索建立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二要加强理论武装,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理想信念,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三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理念,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要探索建立自主选学机制,不断更新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手段,努力使教育培训更加符合干部任职和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异地培训、联合培训力度,继续坚持高层次讲座和报告会制度,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要继续完善理论考试和培训记实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一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推荐环节的改革,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合理界定干部任用提名主体,规范提名形式、提名程序,明确提名责任,逐步建立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探索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实绩分析等方面情况,正确分析运用推荐测评结果,不单纯以“以票取人”。要推行“两公开四差额”办法选任区镇党政正职人选,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坚持和完善市、区常委会任用干部票决制,进一步扩大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扩大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范围。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加大各级干部的交流力度。二要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要积极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建设,规范选人用人行为。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信息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大力实施从严管理干部行动计划,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严厉查处干部违规行为。三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要健全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机制,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环境磨炼、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注重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干部,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四要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着眼于科学、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积极探索考评分开的干部考评办法,重点“考”干部的实绩,“评”干部的思想作风,真实反映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情况。要认真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确保考实考准。要进一步推进全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的形式和办法,加大治懒、治庸的力度。 (三)围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一要保证和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要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党员参与和监督党内事务制度,探索党员议事会、政策讨论会等多种有效办法,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落实。要推广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二要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要完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党代表、党员、群众四级联系制度,认真落实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会议等制度,保证党代表充分行使民主权力。要探索实行各级党代表提案制度,建立党代表信息资料库,健全完善党代表日常管理服务机制。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推广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三要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四)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着党的事业兴衰。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抓住当前经济复苏的难得机遇,认真落实“515”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国内外集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要研究制定专项政策,采取特殊措施,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力争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有新突破。二要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做好各类优秀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专家人才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五)以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统筹组织设置、资源配置和工作推进,努力实现城乡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一要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适应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要求,探索完善以企带村、村企联建、村村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大力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努力构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系。要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突出抓好“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二要促进城乡党建资源共享。要深化城乡基层党组织“牵手共建”工程,积极开展“支部手牵手、党员心连心”活动,完善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要借鉴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经验做法,鼓励引导城乡教育、科研、劳动等公共服务机构党组织合作共建。要加大城乡人才交流力度,有计划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继续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促进城乡人才双向交流。三要创新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功能,加强农民工党支部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要统筹利用城乡培训阵地,大规模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四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回乡务工优秀青年党员中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要严格村党支部书记考评,把考评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要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落实每年对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 (六)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组织系统要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改进作风。一要认真落实公开承诺、履职考评等制度,将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树优挂钩,引导干部大兴干事创业之风。二要积极推进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实施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尽快实行乡镇开放式集中办公和干部“去向告知”制度,引导干部大兴亲民为民之风。三要进一步研究改进全市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全面推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干部大兴创优争先之风。四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引导干部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五要不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抓落实中提升全市组织工作水平。 (一)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是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必须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科室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执行责任体系,用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促进各项工作,激发创新活力。要严格落实责任,对安排部署的工作,一项一项地进行研究,一项一项地分解,真正做到抓一件成一件,件件有着落。各级党委要履行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加强对组织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全力支持组织部门的工作。(二)要改革创新抓落实。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源泉。越是在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的时候,越需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造活力,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引领组织工作的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注重突出关键领域,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任务、新要求,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盯紧热点难点问题,在“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社区党员作用发挥、流动党员管理、干部自主选学等方面改革创新,全力突破,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既要坚持继承以往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又要适应新要求,拓宽新思路;既要学习借鉴其它地方的先进做法,又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嫁接改造的文章;既要吃透“上情”,又要把握“下情”,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三)要典型示范抓落实。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是组织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能不能发现典型、能不能用好典型,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各级组织部门要善于运用典型示范抓落实、创特色、出亮点,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亮点、捕捉典型,努力在各个领域抓一批典型,树一批标杆,使各个层面学有样板、干有标准、追有目标。要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总结、发现、提炼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推出一批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新典型。(四)要提升素质抓落实。队伍过硬才能保证工作过硬。落实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组织工作水平,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组工干部队伍。要提升思想境界,大力弘扬勇争一流的精神,坚持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牢记组织工作无小事,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丝不苟地处理好每个细节,努力形成认真、务实、专业的优良作风。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埋头苦干,不断创造新佳绩。要牢固树立廉洁勤政的意识,模范遵守党和国家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自觉做到不贪钱色、情趣健康、交友谨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名利所驱,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规规矩矩做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进一步树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