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直播时代的到来:全球直播市场扫描和我国直播业务发展展望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6.13
【版次】第4版(国际航天)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现代意义上的直播,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数据通讯直接向小团体及家庭单元传送的一种卫星传输模式,接收者只需要使用直径0.45米至0.6米的小型卫星接收天线,即可收到来自卫星的电视或广播节目。
由于在覆盖效率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作为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未来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投入使用,将使业界期盼多年的广播电视直播夙愿得以实现,同时将提高我国广播电视的人口综合覆盖率,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山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
欧美直播已形成产业链
直播卫星在世界卫星版图上,是一个“晚产儿”。1993年12月,美国休斯公司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数字压缩电视直播卫星。这是卫星第一次真正有可能直接面向个人用户开展业务,由于带有加密技术,有条件接收和付费收看成为可能。此后,卫星数字电视直播产业在全球形成一股发展热潮。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卫星直播业务。美国和欧洲是直播卫星运营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和日本是直播卫星业务开展得最好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美国两大直播卫星电视运营商签约用户约3000万,基本已经占到美国电视用户总数的1/3;英国最大的卫星直播电视运营商BSkyB已有用户900万;日本的SkyPerfecTV发展直播卫星用户450万。直播卫星业务不仅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竞争,改变了广播电视市场甚至是电信市场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三网(广电、电信、网络)融合的进程。
由于美国国土广阔,美国的卫星运营公司采取的是卫星、地面统一管理的模式,卫星的正常运营、用户管理、售后服务各环节都是自己独立运作。欧洲国家考虑到国土面积较小,因此一般都是各卫星公司找国际卫星组织租用转发器,自行运作地面段用户系统及服务。
美国和欧洲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卫星和有线电视的运营都以私营公司为主,采用完全的市场竞争,政府主要把地面数字电视作为公众服务来推广。同时,政府还会对卫星运营公司的数量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恶性竞争或垄断竞争的局面。从美国和欧洲来看,直播卫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用户卫星收视费和转发器出租。业内人士指出,欧美直播卫星业务的欣欣向荣除了与高度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丰富的节目来源和领先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外,更与其精准的市场策略、丰富的业务类型和出色的客户服务密不可分。
我国直播市场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的电视观众主要是通过有线接收方式来收看电视节目,即通过一根光纤连接有线电视运营商、卫星运营商,通过有线网络把电视节目送到千家万户。和有线电视相比,直播卫星电视业务能够带来更多的节目内容。目前我国电视频道不断增加,有线网络的传输资源已经日趋紧张。从这个角度来看,由直播卫星提供电视业务是大势所趋。
直播卫星电视业务的启动,将提供一个更大容量的节目平台,这对于为落地有线网而东奔西走的众多卫视频道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同时对于国内已经开办的不少数字电视付费频道而言,直播卫星电视业务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尽情施展技艺的广阔舞台。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劲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直播星的投入使用,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广播电视用户:直播卫星系统可以使包括80多万个行政村和200万至300万个自然村,以及岛屿上居住的人们不经电视插转台,直接使用直径0.45至0.6米的圆形天线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甚至在室内和行走运动的车船上都可以方便地收听或收看。节目的海量、收看的便捷、传送方式的简便及画质的高清晰,诸多由直播卫星带来的视听享受的改善,让公众对直播卫星的服役多了一份期待。
据悉,中星9号直播卫星将首先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的“村村通”工程。卫星赶在奥运会召开之前发射,就是力争让偏远山区的老百姓能够更方便及时地收看或收听精彩的奥运会赛事。“从这个意义来说,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首要使命是‘上山下乡’。”吴劲风形象地说。
直播卫星将带动产业链发展
随着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发射成功,由于有了直播卫星这个优质的传输通路资源,未来广电的内容产业(免费频道和付费频道及其他业务)将通过直播卫星的业务开展获利,一些跟直播卫星相关的新媒体业务也将陆续开展起来。直播卫星的发展还将带动国内相关部件、元器件、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此外,从终端用户需求方面来看,机顶盒、卫星接收器制造商也将获得巨大的商业机会。简而言之,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据介绍,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直播卫星用户将超过1500万。在“村村通”工程的推动下,2005年我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81%。而直播卫星在覆盖率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并将在满足覆盖率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商业运营。可以肯定的是,直播星的背后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蕴涵着极高的“掘金”价值。
但是我国直播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直播卫星投入巨大,而国家只能支持一部分费用,且外资和非国有资金的进入又受到限制;二是一颗直播卫星上可以传送上百套之多的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充足的节目源,直播卫星就等于是无米下锅,白白浪费卫星资源和前期巨额投入。同时,国务院129号令中“国家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进口、销售、安装和使用均实行许可制度……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规定,将我国个人接收市场作出限定。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层层推进,相信有关问题会得以解决。
“我国现在的卫星运营模式和欧洲类似,今后期待有更开放的市场,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吴劲风对我国直播业务的开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