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五院团委荣膺“全国五四红旗团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2.20
【版次】第3版(企业文化)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2007年岁末,北京21世纪饭店,团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现场。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团委书记徐冉在掌声中走向了领奖台,她和其他9家来自不同行业和单位的团委书记一起,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的手中接过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的奖牌。当记忆中五院团员青年一个个熟悉的笑脸拼接成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时,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徐冉眼眶里打转。
面对这个共青团工作领域中的最高荣誉,徐冉更愿意将之视为五院青年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让我们为你们开一扇窗
在五院12000多名员工中,青年占到了一半多。他们中很多人刚刚卸下“天之骄子”的光环,初临职场,心生困惑;有的则离开父母的“襁褓”,独自来京,不太适应。同时,近些年航天型号任务的日益饱满,也给青年们带来了难题,即如何调整家庭和事业间的天平。
“请让我们为你们开一扇窗”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提出的。徐冉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看来,团干部是一个虚职,很难得到像型号一线工作人员那样的成就感。但在五院团干部看来,每个人都需要心灵上的归属。青年们有活力有朝气,如果能够团结起来,就能产生“1+1>2”的效果。为青年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正是五院团委工作的主旨。
去年,针对型号任务繁重的情况,五院团委成立了大型试验青年志愿服务队,召集院里35岁以下的青年为型号提供保障服务。所有即将进试验场执行发射任务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填一张“服务卡”,将外出期间需要做的事情委托给志愿者去办。照顾年迈的老人,为试验队员的父母送上一束生日鲜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夕,几个青年志愿者还特意去了一个队员的家里,请专业的摄影师为他还只会爬的宝宝拍了一段录像,并制作成一张光盘托人带到了西昌。捧着这份“意外礼物”,这位父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事情虽小,但让前方工作人员收获了一份踏实与温馨。
让我们搭建一座心灵之桥
除了为青年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五院团委的另一个核心理念便是“融入中心,服务青年”。“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能走进青年内心深处的组织,同时也是一座为青年搭建的沟通桥梁”。对于“桥梁”,徐冉是这样理解的:它是搭建在领导和青年、青年与青年、青年与党委、青年与青年权益之间的心灵之桥。
现代青年对很多节日都很看重。“中秋”、“圣诞”、“元旦”等,都成为青年们“找乐子”的一个理由。在这样的节日里,每个人对温情都非常渴望。徐冉发现,由于工作原因,很多人在这些热闹的节日里都是孤单地度过。此后,每逢这样的节日,五院团委和下属单位团委都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譬如包饺子PK大赛、青年联谊会等。一些单身青年不仅在节日里感受了集体的温暖,还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在和青年沟通的过程中,团干部们也能够倾听到很多真实的声音,有的是对现有问题的合理建议,有的则是对不合理之处的直言,还有一些是对五院长远发展的理性思考。“这些都是青年们关心五院的直接表现,尽管有些想法不太成熟,但他们对五院发展深刻思考的态度,让我们觉得非常珍贵。”徐冉告诉记者,团委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把青年们的声音向有关部门传达,并把反馈结果迅速告知青年。
此外,遇到像住房等涉及青年利益的事情,五院团委也积极争取。他们通过调研,撰写了一些青年住房调查报告,为决策者评测青年住房条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徐冉说:“尽管我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还是希望尽最大的能力,为青年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让我们一起在团徽下成长
徐冉对自己工作的热爱非比寻常。
她的手机里存满了青年活动的照片。在接到团员青年打来的电话时,也总是声音柔和、态度真诚。“我们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青年工作,所以要把它当成事业来耕耘。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段工作经历。”徐冉解释说。
和每个青年一起成长,这是五院团干部的工作目标。现在的五院团委,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每个季度一次的基层团支部书记的生日聚会,成为青年们畅所欲言的场所;每个季度一次的团委中心组学习,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每年一次的外出调研,让都市青年体会五味人生;以季度为单位召开的基层团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瞄准不同主题,成为各个团支部工作“取长补短”的绝好契机。一时间,在五院青年中,团结奋进蔚然成风。
两年前新一任团委成立时,徐冉和其他8位团委委员组成了新一届团委。刚开始共事时,徐冉坦言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第一次召开团干部座谈会,她还大动了“肝火”。那次会议持续半天,在座的人全部发过短信,11个人里有4个人出去接过电话,最短的5分钟,最长的20分钟。临近会议尾声的时候,徐冉忍不住地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希望我们能够真正融入到青年工作中去,在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我很难相信一个季度挤出半天时间都很困难的人,会能很热心地投入到团委工作中去。”没有点名批评,但一言掷地,全场鸦雀无声。
“我们目前的团干部队伍大部分已是‘80后’,最小的是1985年出生的。这个群体的特点是有激情,有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责任感稍差。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相信能够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徐冉说,两年时间的共事,在团委这面旗帜下,每个团干部都把为青年服务当成了自觉的行动。
采访结束时,徐冉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形容团干部的一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她相信每个“团干部迟早都要迈向成功”,因为团干部的工作经历能够让他们在学会做人做事的同时,知道如何战胜自己,宽容他人,而这就是当代青年最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