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二F:研制发射新看点本报记者黄希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1.02
【版次】第2版(专题报道)
【入库时间】20120210
【全文】
长二F第九次出征:恢复载人功能
用“神箭”将“神舟八号”精确送入太空,确保与“天宫一号”实现“太空相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和长二FT1火箭上的“大白帽子”不同,此次发射的长二F火箭“头上”恢复了逃逸塔,即恢复了火箭的“载人功能”。“神舟八号”虽然没有载人,但是火箭却完全是按照“载人”的要求来打造的,这将为明年发射的载人飞船起到技术验证作用。
据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这次用的长二F火箭和长二FT1火箭相比,外形上有明显变化:一是整流罩取消了冯卡门曲线设计,二是恢复了逃逸塔功能和故障检测系统。用荆木春的话来说,除了一些细微差别外,两枚火箭整流罩以下的部分几乎全部一样。
“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针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不同使命,我们共研制了两枚火箭。从硬件来讲,我们尽量保持两枚火箭状态的一致性,能够通用的技术全部通用,确保研制生产过程全程可控。”荆木春告诉记者,依据现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速度看,承担着载人使命的长征二号F火箭即将迎来批量生产时代,确保火箭技术状态的稳定可靠是“第一要务”。
零窗口要求:火箭发射精确到秒
在发射任务中,发射时刻有一个时间段,如果在发射前出现问题需要推迟,发射时间可以顺延。这意味着在这个区间内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内发射,都能满足发射要求。此次“神舟八号”肩负对接使命,为了与“天宫一号”实现精确对接,工程总体提出了“零窗口”的发射要求。这意味着火箭在当天的发射时间只有“一秒”的机会,错过了就需要再择机。
“‘天宫’在宇宙中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在做相对运动,这意味着如果错过一秒,‘天宫’就已经在天上‘前进’了7.8公里,‘神舟八号’要通过消耗自身燃料去‘追赶’目标飞行器。”荆木春形象地说。
“这次发射活动和之前发射卫星不同,以前的发射活动只需考虑卫星上天后能够尽快把太阳能帆板对准太阳,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能量。而这次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第一任务是要为对接做准备,与‘天宫一号’这个在宇宙中运动着的庞然大物对接。”据荆木春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零窗口”发射就显得尤为重要。长征二号F火箭前八次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此次火箭发射的成功,再续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