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一位日本职业经理人在航天:□本版摄影 宿东 撰文 黄希 聂薇

一位日本职业经理人在航天:□本版摄影 宿东 撰文 黄希 聂薇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0.2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航天报

【出版日期】2009.10.29

【版次】第4版(影像航天)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pic_14.jpg

涿州电子厂的仓库像图书馆一样整洁有序,工人们在这里能轻松得找到任一原料,这也让相川明感到非常满意

pic_15.jpg

高质量的产品来源自员工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

pic_16.jpg

“航天味”十足的“零缺陷管理”标语,时刻提醒员工要以质量为重

pic_17.jpg

在挂有“5S”宣传标语的厂房里,见不到杂乱无序的场景

pic_18.jpg

工人每通过一项技能的考核,就会在相应的栏内为自己加上一个黄“贴球”

pic_19.jpg

尽管语言不同,但和蔼、严谨的相川明在厂里人缘颇好

pic_20.jpg

pic_21.jpg

从北京六里桥上京石高速公路,高楼大厦渐渐远去。汽车在行驶了45分钟后,停在了一座崭新的厂房面前,夹杂着泥土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基地———涿州电子厂。

走进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据了解,自今年1月19日投入运转以来,涿州电子厂现拥有150名员工,早期从园区下线的产品也已投放到了全国各地。

涿州电子厂厂长相川明———一位59岁的日本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身上白衬衣的扣子扣得整整齐齐,坐姿笔挺,面带微笑,即便在翻译用中文向我们介绍情况时,他的眼睛也一直友好地注视着我们。相川明对数字极为敏感,采访中,他没有用过关于“大概”、“基本”等模糊的词语。他在介绍园区建设的重要日期、远景规划、产量产能等时,全都引用了精确数据,这不禁让人对他的严谨肃然起敬。

近年来,随着航天民用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企业招募人才的“触角”伸向了海外,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也都非常渴望加盟中国航天,相川明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之前在日本索尼公司有过35年工作经验的相川明,对现代化的工厂管理模式颇有心得。“我是航天信息18000名员工中唯一一位外国人,我在索尼公司做过研发,其间在巴西工作了10年,在墨西哥工作了2年。我希望能把在索尼公司积累的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制造业受益,并打造出另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生产基地。我认为涿州电子厂具备这样的潜质。”相川明认真地说。

相川明告诉记者,一个企业的研发与生产同等重要,实现两者的“完美对接”,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

2008年6月2日,相川明在与航天信息签订了人事合同后,立刻来到涿州,开始了电子厂人事及投产方面的筹备工作。在厂里发出招聘启事后,寄往航天信息的应聘书如雪片般飞来,这让相川明非常高兴。然而,当获悉工作地点在距离北京53公里的河北涿州后,不少应聘者打了退堂鼓。相川明遗憾地说:“很多人都是想去航天信息总部工作,而不愿意来涿州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改变人事策略。”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电子厂抓住这一机遇,招到了一批刚刚下岗,却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此外,与一般单位招人看重“经验”和“学历”不同,相川明精心挑选的第一批50名作业工全部来自保定的一所中专学校。目前,厂里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5岁,相川明是他们中间最年长的一位。

对此,相川明解释,刚毕业的学生相比于那些已工作多年的工人,更具有可塑性,更容易培养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招聘当天,相川明给每个人发了一张情商测试卷,对通过考试的员工统一进行岗位培训。他把每个员工的“技能”都加以“模块化”,以参数的形式分解成“组装”、“焊接”等一项项指标。每一项指标,都代表作业工的一项技能。

走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些带有“航天元素”的标语不时扑入眼帘。“5S(整理、整顿、清扫、感觉、素养)全面动员”、“全面推行零缺陷管理”的横幅随处可见。相川明虽然在航天型号管理方面不是内行,但他对产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这与航天人对型号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非常相似。

在挂有“5S”宣传标语的厂房里,见不到杂乱无序的场景。即便在最容易出现杂乱的仓库里,产品也放置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我希望大家在用仓库里的产品时,能像在图书馆里查阅图书一样方便快捷。”相川明说。

航天信息人力资源部相关领导对记者说:“公司招聘相川明,不仅看中了他在日本企业35年的研发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过他,引入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日本制造业高效和先进的运作模式,得到了世界同行的公认。相川明来到涿州电子厂后也一直在推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理念,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推广日本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能’的初衷。从目前涿州电子厂的运行状况来看,航天信息决策层对相川明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在相川明心中,对工厂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尽快植入信息化手段,让工厂实现“MES(现场管理系统)”,对生产进度、库存以及资源调度实现时时可控,并根据需求能随时进行修正,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损失。

采访结束后,相川明送记者出门,刚走出会议室大概30米时,他突然掉头,疾步回到已空无一人的会议室。

随后,会议室里的灯灭了,相川明的“节约”素养,深深地打动了记者。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