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 飞天梦圆 □ 本报记者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6.15
【版次】第1版(重要新闻)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
在世界航天的大舞台上,历来都把载人航天技术的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重要标杆。自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之时,中国的航天员什么时候能够飞向太空,便成为亿万国人的夙愿。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在“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高瞻远瞩地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但是经过科学论证后,受制于综合国力和工业基础等因素,载人航天项目最终搁浅。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是中国不断创造奇迹的20年。在这20年间,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取得了飞速进步,而中国的航天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备受瞩目的载人航天项目也到了“呼之欲出”的时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首飞”。回收现场,掌声雷动。这一幕让所有人都坚信: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真正上天指日可待。
而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飞船相继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当天18时35分,乘坐“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中展示了搭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与和平利用太空的决心。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杨利伟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中国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浩瀚太空,充满了无穷魅力。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两名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了5天的飞行,两人成功返航。电视直播里的一个小细节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经过医疗人员检查身体后,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服,自行钻出返回舱,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聂海胜钻出舱门后径直走下铁梯。他们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折射出了神舟飞船的舒适以及中国航天技术的可靠。
中国航天的每一次“问天”都伴随着航天科技的飞跃。3年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迎来了一次跃升。2008年9月25日,承载着“出舱活动”使命的“神舟七号”踏上了太空之旅。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经过2天20小时27分钟的飞行成功返航。其中,翟志刚出舱并在太空中挥舞国旗的场景,成为让国人难忘的经典记忆。
面向未来,中国的载人航天征途依然充满了无限挑战。党和国家已经给载人航天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值得憧憬的画卷。交会对接任务、空间实验室工程……一座座技术高峰等着中国航天人去攀爬、去占领。未来的中国载人航天,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