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彩车方队里的“隐形人”:□本报记者 黄希

彩车方队里的“隐形人”:□本报记者 黄希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0.0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航天报

【出版日期】2009.10.09

【版次】第5版(专题报道)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pic_13.jpg

福建彩车中的“隐形人”在彩车前合影,来自529厂和502所的7名航天人身在其中。

pic_14.jpg

尽管在彩车方队中是为福建彩车服务,但航天人不能不在“神舟飞天”彩车前留影。 张超摄

国庆群众游行队伍里60辆五彩斑斓的彩车被誉为“流动的风景”。作为各族各界儿女向祖国母亲的献礼,这些代表民族精神、国民风貌的彩车,在带给国人强烈的艺术、科技冲击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感人故事。

7月的一天,529厂的三个不同部门的小伙子张超、王飞、胡宁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在“璀璨中华”彩车方阵中,担任福建省彩车的“特洛伊木马”,以备在国庆当天,行进中的彩车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时,彩车里的人能够推着彩车继续前行,从而不影响游行进程。

根据北京市中关村街道的统一部署,福建省彩车里需要25个小伙子“潜伏”其中,条件是:35岁男士,北京户口,身高在175公分到180公分。经过三次严格政审和层层筛选,张超、王飞、胡宁和502所的蔡彪、梁俊、李永、付明睿以航天人的身份入选其中。

彩车方队是每次阅兵活动中的一个重头戏。纵观建国以来的历次阅兵,彩车“抛锚”的情况从未发生过。“脚动”代替“机械”的情况可谓是万分之一的极小概率。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参与彩车工作的航天人还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00个小时的训练,8次排练,4次合练······

正值五院科研生产全力提速阶段,能否在不耽误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完成好这次特殊任务?

按照彩车团队的工作计划,参与彩车演练的人员需要完成100个小时的训练,和所有彩车一起完成8次排练,参与4次合练。

随着承担任务的饱满,五院在7月启动了“5+1”、“8+1”的工作模式,即每周有6个工作日,每天上班9小时。彩车村把每次训练都安排在周日的清晨,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同时不耽误训练,他们经常在周六下午6点下班后,飞奔回宿舍,把闹钟定到凌晨2点,蒙着被子呼呼大睡。

踏着朦胧的夜色,小伙子们集体乘车到京郊的机场。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巴车鱼贯而出,一种发自肺腑的使命感在他们心底涌动。

结束训练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了。熬夜、加上高强度的训练,小伙子们坦言有些吃不消。为了不耽误训练,领导曾经“暗示”可以在第二天上班时灵活把握时间,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给自己开过“绿灯”。

9月4日凌晨,张超、王飞、胡宁被午夜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他们被告知,2日与他们同车的一个小伙子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让人谈“流”色变的甲型H1N1流感,能否放过这三个航天人?

9月,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貌似已经有了“收山”的势头。没有任何征兆,张超、王飞、胡宁却在不经意间与H1N1有了一次擦肩而过的经历。

4日凌晨,张超、王飞、胡宁被午夜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他们被告知,2日与他们同车的一个小伙子被确认为感染甲型H1N1。此时,距离他们接触患者已过48小时。

经过仔细盘查和登记,胡宁、王飞被隔离在了凤凰岭;张超居家隔离。按照要求测量体温并向医护人员报告,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我上网仔细查了查,为了对身边的人负责,我了解了什么是密切接触。就像我们这样,谈话距离在1米以内,都算是密切接触。”张超回忆说,在3日~4日两天,他在不同场合开了好几个会,这让他一直很忐忑。7天后,确认没有发病症状后,张超等三人被解除隔离,他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放了下来。

去年参加工作的王飞,听着迈克尔·杰克逊,吃着快餐长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85后”。

从接到任务时的不以为然,到站在天安门广场眼泪喷涌而出。参与彩车团队的航天人,完成了心灵的一次洗礼。

王飞是个“85后”。去年参加工作的他被同事称为“新人”。

“刚开始真有些不以为然,纯粹当成一次集体活动。可是后来,随着训练接近尾声,看着不同年龄段的人为这场盛大的阅兵典礼忙碌着,心底的骄傲和自豪,逐渐替代了当初的那份散漫。”王飞认真地告诉记者,这一次活动对他内心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影响与震撼。“譬如说现在,我就很注重细节,在公共场合,我就想我是祖国的一分子,时时刻刻有一种‘站出来’的意识,这在原来是从未有过的。”

问起最让自己难忘的瞬间,三个小伙子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回忆起了8月29日参加第一次合练时的场景。

10月1日,彩车队经过天安门时,在彩车内的他们是不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的,他们甚至连外面热闹的场景都看不见。8月29日合练,由于彩车还未到位,几根绳索,成为临时的“彩车替代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彩车方队经过天安门时的震撼氛围。

夜幕中,华灯璀璨,庄严的天安门静静地矗立,高大挺拔的战士站立在广场四周,观礼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身边拿着花簇的学生高呼口号······尽管只是演练,但经过天安门时,小伙子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喷涌的自豪感激荡在心灵深处。

“之前所有的演练都会有1~2秒的误差,可是在那一次,我们听到了最大分贝的呐喊声,步伐没有一点误差。那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了民族的力量、国家的力量。”胡宁动情地说。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