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只有热心对待订户,订户才会热爱我们的报纸”

“只有热心对待订户,订户才会热爱我们的报纸”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4.26 点击数:0

【副篇名】——记邕宁站优秀发行员黄希丹

【报纸名称】:南宁日报

【出版日期】2013.04.26

【版次】第1版: 要闻

【入库时间】20130520

【全文】

本报记者 卢 彬

黄希丹,今年45岁。自2007年1月从事发行员工作以来,一直负责莫村桥头至交警三大队办公地点周边的投递及征订。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完成《南宁日报》《南宁晚报》两报的征订任务并荣获报社优秀发行员称号。

如果一个人的辛劳和汗水可以丈量,那么日复一日的车辙就是发行员用于丈量的标尺。一架简单的电动自行车,载着黄希丹7年里风里来雨里去的岁月。那些从她手中接过报纸的人也许不会注意这个车后架挂着装满报纸的绿色邮袋的普通妇女,她是这个城市最普通的劳动者,最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之一,但她依然光彩夺目。

1

“送报累不累?” “习惯了,没什么。”

每天早上不到5时30分,发行员黄希丹就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到南宁日报社邕宁发行站。分拣、捆装,将一摞摞沉沉的报纸装上车。平日每次投递500来份报纸,大概有50公斤重;若是周五,报纸的分量大大增加,要达到60公斤,这个重量甚至比她本人还重。但是熟练的她轻轻松松地就能装好车,迎着薄薄的晨曦,向着莫村方向一路行驶。

按照要求,报纸要在10时以前投放完毕,但是黄大姐往往要做到12时左右,不是因为偷懒——几年前,邕宁站有一个发行员辞职了,在人手少的情况下,黄大姐主动兼下了那个发行员的线路,并坚持做了下来,工作量增加了1倍。

从莫村到仙葫,黄大姐自己也算不清楚一个早上她要跑多少公里,但是出发时天色还黑,回来时已经日过中天。往往,中午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又累又饿。最麻烦的是冬天,穿着厚厚的衣服出去,回来已经热湿了一层又一层,寒风凛冽,那湿衣服脱也不是不脱也不是。过去从来没有生冻疮的黄大姐自当发行员以来,年年冬天两只手都长满冻疮。

问她为什么要辛苦地兼下他人留下的投递任务,憨厚的黄大姐呵呵一笑:“如果没有人去送,就没法满足订户的看报要求。”

你要问她这么跑累不累,她会说:“习惯了,没什么。”

发行员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冬天寒风吹,夏天烈日晒,早上送报纸,下午跑发行,365天天天如此。自2007年成为发行员以来,黄大姐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因为她说不能让读者一天读不上报纸。

今年3月8日,黄大姐的父亲去世了,家里忙着办理后事。父亲去世那天早上,黄大姐仍像往常一样,坚持把报纸送到每一户订户手中,下午才和家人匆忙把父亲的遗体送到殡仪馆。家里人知道她放不下投递工作,安慰她:“你去忙你的吧,这儿有我们。”于是,黄大姐继续坚持每天投报、订报,一直坚持工作到父亲出殡的那一天,才请了一天假。 (下转2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