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黄堂有个好看的“人工湿地” 臭水流进去,清水流出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9.25
【版次】第A06版:本城 公共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一口小塘,中间还漂浮着荷花、香蒲、水葫芦这些绿色植物,这是干什么的呢?在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就碰上了这么个奇怪的事。原来,这是个神奇的人工湿地,美化了环境不说,还能处理污水呢。
污水处理池里种花草
走进黄堂村,寻觅不显山不露水的生态细节,最令人生疑的便是这块“人工湿地”了。
粉红的荷花,被整片翠绿映衬着,其中间或有香蒲、水葫芦,远看,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像是村庄里难得一见的观赏花园,近看,绿色植物下,流水不断,都是湿地。
两年前,农村的生活污水问题困扰着村里人,“这个顽疾,必须得治。”茶陵县环保局便开始“行动”了,向上级争取农村环保治理项目,通过向省环保厅申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筹集到了资金60万元,开始建设这一片绿色的集中式人工湿地。
“脏兮兮的水,到了那边就清清亮亮的了”
让村里人没想到的是,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污水池。
这个污水池约5亩大小,原来是一口污水塘。村里的臭水、黑水统统流入有3.5千米长的污水管道,水管把它们引入水塘,在这里,污水水面放置的浮漂上,选择性种植了水葫芦、荷花、香蒲等绿色植被。然后,将活性菌种、砾石、砂子等材质按一定比例填入,在这个大污水塘里建成含人工浮岛、厌氧池、人工湿地、净化池等四个部分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
据茶陵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谭文明介绍,污水处理系统其实就是仿照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降低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该集中式人工湿地是茶陵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之一,是茶陵目前唯一一个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012年10月建成并投运,经环保部门监测,污水经处理后实现了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附近的洣水,也可以灌溉农田。
“原来的污水塘,臭气熏人,周边村民连门窗都不敢开。”黄堂村村支书彭红亮说,如今,饭后闲暇之际,村民们都喜欢来着转转,“这个好看的水塘还真是奇了,明明这头进了脏兮兮的水,到了那边就清清亮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