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黄堂:一个宜居示范村的美丽蝶变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12.28
【版次】第B3版(县市/综合)
【入库时间】20130310
【全文】
茶陵记者站唐艳丽
通讯员阳曼生伍志华彭赛
“我们村环境整治变化大,乡村公路宽又平。”最近,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流传着一段名为“说说咱可爱的黄堂村”的顺溜。
过去的黄堂村破败房、空心房,废弃的旱厕、猪栏随处可见,连接组与组之间的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路面破烂不堪。
要想变化快,规划要先行。2008年,该村主动请来县规划局专业人员,按照20年远景规划部署,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在13组建起首条新农村示范街。示范街上136栋住宅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层高,美观舒适。
“跟以前农民自建房不同,示范村建设不仅节约了土地,且设施更完善,村民们都争着购买。”村民彭宇西说。
为建设示范街,该村拆除露天厕所、牛栏、杂屋600多间,修建了一条9米宽的水泥路,道路两旁栽植桂花树2200多株,安装路灯130盏,放置垃圾箱40多只。看到示范街的风貌焕然一新,村里其他组的村民也常常向村支书彭红亮打探:什么时候自己的组能被村里纳入拆迁计划,像示范街那样变得洁净美丽舒适起来。
“在没有发放一分钱拆迁补偿的前提下,今年村里已拆除空置房、破败房867间。”彭红亮介绍道,该村计划拆除这些空心房、破败房、厕所、牛栏后,按原有的面积大小连片新建标准化杂屋、厕所,费用由村、农户1:1平摊,而不需要新建杂屋或厕所的,村里按50元/平方米给予补偿。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美化、绿化是重点。今年,该村投资修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管网4000余米,建设一处大型人工湿地,基本解决了垃圾围城、污水处理等问题;制定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考核方案,投入6万元聘请专门保洁员7人,负责清扫道路、收集清运垃圾。各家各户有专门发放的垃圾桶,每组确定专人负责公共区域保洁。
此外,该村还投资3万多元建起村级广播站,架设高音喇叭6个;修建农民休闲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投入15万元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村部大楼内的农家书屋有专人管理,每天对外开放。村里还利用闲置资产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娱宫”,内设棋牌桌、乒乓球桌、台球桌等,老年人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