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

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2.1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株洲晚报

【出版日期】2013.12.12

【版次】第A11版:本城 公共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

风光乡村:

户户有果树,处处闻花香

黄堂村就处在罗霄山下、洣江之畔,是典型的人多田少资源贫乏的村庄。和罗霄山扶贫片区大多数贫困乡村一样,5年前,黄堂村农村产业尚属空白,乡村环境恶化。穷则思变,变则通。村支书彭红亮说,村里的治水和修路是致富关键。因为,治水可以使乡村更加漂亮,修路可以使乡村更加富裕。

于是,村里多了一套污水处理设施,这在整个茶陵县所有农村中是罕见的。黄堂村的集居点像城市的新社区,所有的污水通过埋在地下的污水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再配套修建了垃圾中转站,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村里有垃圾回收箱40多个、卫生宣传牌30个。先后投入50多万元,在道路水渠两旁、农户门前屋后、荒山土坡等栽植桂花树、各类果树9000多株,绿化道路3.5公里,全村上下户户有果树,处处闻花香。

在这个红色革命老区里,朴素的农家人非常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拆除空置房、旱厕、破败房,一直是各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难点之一。但黄堂村却在拆除政策尚未出台、不知是否有补偿款的情况下,就出现了800户村民主动要求拆除自己破败房的景象。

五年后的今天,黄堂村成了国家“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理想乡村:制定20年远景规划,并已开始逐步实施

黄堂村23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166人,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红薯、大豆为主,全村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

这两年,借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黄堂村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先决条件,把村里破败空歇的杂屋、牛栏、厕所拆除了867间,拆旧腾空添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年后的黄堂村,景色将更加迷人。2008年,黄堂村就制定了20年远景规划,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作为黄堂新村庄建设的宗旨,全村共划为三个片区,目前一片区一期工程已新建80余栋示范街、示范组。此外,村里还投资3万多元建起村级广播站,架设高音喇叭6个;修建农民休闲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材;村部大楼内的农家书屋有专人管理,每天对外开放。村里还利用闲置资产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文娱宫”,内设棋牌桌、乒乓球桌、台球桌等,让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我们村环境整治变化大,乡村公路宽又平。”这已经成为黄堂村流传着一段名为“说说咱可爱的黄堂村”的顺口溜。(记者何春林洪会强

通讯员刘文彦曾朝旭)

相关链接

什么是“美丽乡村”计划

根据国家农业部的计划,将优先向上榜的“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集中投放沼气建设、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村清洁工程等项目资金。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需求,推进现代科技进村入户,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提高科技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在试点村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