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广场”系列案还债方案今或明朗●黄松有和杨贤才等高官因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1.14
【版次】第8版:广东·点击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本报综合消息 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今天上午9时30分,该院在1号大法庭召开“中诚广场”系列执行案件第三次债权人大会。
“中诚广场”现已改名为中石化大厦,此前曾有“广州第一烂尾楼”和“中国最大烂尾楼”之称。消息人士透露,由于该楼在变卖过程中有暗箱操作等违法犯罪行为,先后有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广东省高院原执行局局长杨贤才等一批高官因此楼落马。
中小债主优先分配执行款
今天上午9时30分,“中诚广场”系列执行案件第三次债权人大会将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号大法庭召开。部分债权人的代理律师透露,上一次召开债权人大会是在2008年3月14日,当时确定约有8.8亿元钱款可供执行。由于案件实际总标的远高于可供执行款,广州市中院拟优先解决中小业主的棘手难题。在此前的繁多诉讼中,许多中小债权人已经暂时放低诉讼请求,意图先将本金以及诉讼费讨回。
有法律界人士估计,此次召开第三次债权人大会可能有近200人参加,其中还包括许多从香港、澳门赶来的中小业主。
众债权人:执行时间太长
记者采访获悉,众多债权人对“中诚广场”系列执行案此前的暗箱操作表示不满。第一,对当年没有公开透明进行的拍卖程序耿耿于怀。许多债权人认为,倘若当初不是有最高法院批示,并指定将中诚广场变卖,如今所能够执行的款项将远远大于8.8亿元。另外,债权人多认为该案执行时间太过漫长。也有有希望获得房产的债权人对如何兑现当初的合同存在担忧,因为当年很多人购买的都是A塔的楼层,如今A塔已经归中石化所有,如何将房产在B塔中兑现,将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