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绳芝亭济案亭浩然亭中山公园三亭背后的故事□赖淑英/文黄松书

绳芝亭济案亭浩然亭中山公园三亭背后的故事□赖淑英/文黄松书

作者:赖淑英黄松书 出版日期:2009.11.04 点击数:0

【作者】 赖淑英 黄松书

【报纸名称】:汕头特区晚报

【出版日期】2009.11.04

【版次】06版:文化花会·连载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浩然亭

济案亭(资料图片)

在汕头中山公园内有着各式各样的景点和历史故事,其中有三座凉亭尤为特别。绳芝亭、济案亭、浩然亭三亭背后有着三位传奇人物和不寻常的故事。经历过几十年岁月沧桑的每个亭经历了不同的情况,绳芝亭得以翻新重立石碑、济案亭早已湮没无踪、浩然亭加固重修成为独立景点……无论境况如何,同样的是,我们不能忘记它们背后的那段历史。

绳芝亭

潮商高绳芝倾囊助革命

绳芝亭位于游乐场内,是公园里独有的六角形直筒钢筋水泥的西洋式凉亭,高7米,亭分四面而入,四面钳以石板。此亭建于1931年,一面有胡汉民手书“高绳芝纪念亭”,是为纪念高绳芝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而建。

高绳芝是澄海人,历任汕头总商会会长、汕头民政长、全潮民政财政总长,是清末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高绳芝为泰华商界巨擘。清末与叔父高晖石合办汕头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他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不但积极支持,还捐款赞助以充军饷,单惠州起义一役,他捐款2万银元做军费。辛亥革命时,他参与并赞助革命。潮州响应革命时,他又出10余万银元以充军费。

为缅怀高绳芝支持辛亥革命和支持地方公益事业的功绩,汕头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特在园中建“绳芝亭”以纪念之。亭旁另有石刻碑文,碑文是郑国藩撰,陈景仁书。可惜此碑及亭名石板早已被毁,以致亭虽存而无名、无碑,多数游人也不知为何建此亭了。为了把高绳芝的事迹传承下去,2007年公园与有关方面对亭体进行翻新并重立石碑。

济案亭

济南惨案不得不说的往事

说起济案亭,不少老一辈都习惯称呼它为“济南亭”。该亭原位于公园西南面,即现馆花宫内的花厅,是一座造型独特三层城楼式的凉亭。亭正面刻有由林修雍书写的“济案纪念亭”字样,为1930年汕头各界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所建,是为了纪念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中牺牲的“潮汕女婿”蔡公时。

一度在公园外近百米就可见的济案亭可惜现已湮没无存。据当年经常在公园游玩的85岁老人林伯介绍,济案亭是他和伙伴小时候捉迷藏的好地方,该亭设有六梯六门,上到二楼就只剩四条楼梯,再有一条楼梯上去三楼“小阁楼”。他记得当时亭内二楼还设有石屏,述说济南惨案的经过。1939年日军占领汕头后,把司令部设在济案亭的对面。为此,日军命人拆除该亭,但因为该亭建造时采用的工艺非常特别,日军无法得逞,最后竟用炸药炸损该亭,同时把二楼的石屏也炸碎了,后人也就少有人知那段历史了。

有识之士提议,“潮汕女婿”蔡公时是为捍卫民族尊严惨遭日寇杀害,虽然纪念他的济案亭已被毁无存。但为告慰烈士,教育后代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希望有关部门考虑恢复重建该亭。

浩然亭

林浩如一字之改言简意深

浩然亭位于展览馆东面,是一座长方形琉璃瓦、富有民族特色的凉亭。该亭建于1932年,是纪念筹建公园委员会常委林修雍建园的显绩。

林修雍,字浩如,澄海县人,曾任澄海、揭阳、陆丰等县县长。1925年第二次东征时,受周恩来委以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第二科科长之职。建亭时,建园委员会原定亭名为“浩如亭”,林修雍婉言谢绝,并为之亲笔题字“浩然亭”,一字之改,言简意深。据了解,由于该亭的牌匾在“文革”时被毁失落,现在该亭悬挂的牌匾是1989年重修时才书写悬挂的。

据林伯回忆,“文革”时,该亭成为一个大仓库,四周用篱笆和木板隔绝,用来堆放各种杂物,时有调皮小孩钻篱笆进内玩耍。可能也因为该亭的功能改变,让它躲过红卫兵的破坏得以保存下来。但年久失修的浩然亭也在几次袭汕的台风中受损,琉璃瓦的亭顶被掀开一角。直到1989年,该亭经林修雍之子向当时市委书记上书后得以在原址重修,逐渐成为公园里游人纳凉聊天的好去处。近期,公园又重新对该亭进行加固维修并建设为一个独立景点。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