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官”考取坦克“特手”解放军驻滇某装甲团坦克四连指导员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2.13
【版次】第A11版(云南)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黄松与战士比拼耐力,扛着炮弹蹲下起立100多个不喊停 都市时报通讯员 张水旗 摄
都市时报记者 谭蓉 张悦
实习记者 张锐
经过两年的艰苦训练,80后解放军驻滇某装甲团坦克四连指导员黄松以优异成绩,从一个“学生官”成为集团军首个考取坦克专业“特手”的地方大学生干部。
从硕士到战士,从一介书生到全军优秀基层带兵人,从普通大学生干部到青年官兵的楷模,黄松一路走来,一路奋斗,一路突击。不久前,他参加了全军优秀基层干部骨干带兵经验报告团,在全军作巡回报告,介绍了自己的带兵经验。
“眼镜硕士”曾让人大跌眼镜
2008年12月,黄松提前半年完成学业,分配到团后勤处任助理员。“我要去基层!”黄松三次向团党委递交自荐信。一个月后,一纸命令让他走马上任坦克四连当指导员。
然而,这位自信的“眼镜硕士”,没多久就让人“大跌眼镜”。
当指导员之初,参加5公里武装越野比武,几圈跑下来,黄松恶心眼花几欲虚脱。参加集会,黄松站军姿不到半小时,就左摇右晃、脸色煞白,被战士扶回宿舍。走队列,他习惯走“八字脚”;手枪射击,子弹屡屡脱靶。
提到第一次乘坦克,黄松有些尴尬,因为他会晕坦克。有名士官开玩笑说:“吃几片晕车药,再多坐几回坦克就好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松真买来晕车药,上车前先吃一片。每次实车训练,他都当“铁杆乘员”。久而久之,不论坦克多颠簸、油烟味多重,他都安之若素。
为了成为优秀政治教员,他一遍遍观看“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讲课录像,潜心琢磨。很快,黄松在集团军组织的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授课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坚持锻炼换来厚实身板
“指导员首先是战斗员”。黄松开始了艰难的赶队训练。他背靠墙壁练军姿,屋里的白墙被汗渍印出一个人形;盯着小号靶子练眼神,一盯就是半小时;每天坚持晨跑,每晚睡前完成20个引体向上、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次下蹲起立。经过一番摔打历练,黄松的身板厚实了,带队、训练也不再说“外行话”。
去年7月,上级组织坦克专业特级能手考核,黄松第一个报了名。“一个‘学生官’,军装没穿破一套,坦克也没爬几次,也来考‘特手’?”考官挺吃惊。结果让人吃惊:黄松以理论考核100分、完成规定排障作业用时1分30秒的优异成绩,成为集团军首个考取坦克专业“特手”的地方大学生干部。
绘制战士“成才路线图”
黄松还创造性地为战士绘制“成才路线图”。他为战士建立了“成才档案”,按照其知识结构和特长,合理定位成才目标。
两年来,四连有2名战士提干,14人自学考试取得大专以上学历,7人通过特级能手考核,10名退伍战士考上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