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书写96副对联送给洪灾“全倒户”“山水画家”黄松衍热衷社会

书写96副对联送给洪灾“全倒户”“山水画家”黄松衍热衷社会

作者: 出版日期:2007.07.0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惠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7.07.08

【版次】第A3版:惠州新闻·文化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黄松衍(左)和同行一起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本报记者温 舒 摄

黄松衍(左)和同行一起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本报记者温 舒 摄

我市著名画家、惠州蓬莱书画院院长黄松衍先生喜欢画山。从事艺术创作几十年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山高大挺拔、线条清晰、层次感强、轮廓分明,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义务辅导青少年学习书画艺术,向子弟兵赠送书画作品

最近,黄松衍接受邀请,为民革中央成立60周年画展创作了一幅山水画《静远图》。之所以取名《静远图》,是他有感于诸葛亮的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黄松衍说,他很喜欢这句名言。

黄松衍始终认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年轻人要努力上进,多学本领;老年人则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些贡献。蓬莱书画院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黄松衍始终坚持对青少年进行义务辅导,还为贫困家庭送对联,送书画作品给子弟兵。

在去年的洪灾中,惠州出现一些“全倒户”,在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他们完成了房屋重建。为了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勤劳致富,今年2月份,蓬莱书画院组织给“全倒户”送春联活动,为灾民送去他们的祝福。为了确保每个“全倒户”都能拿到对联,他动员蓬莱书画院会员共书写了1400副,他自己书写了96副春联。

乐画名山大川,尤喜天山风光

黄松衍笔下的山比水多,他说,山是稳重的、博大的,水是流动的、灵活的。山具有包容一切的气度,水会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虽然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更欣赏山的气度和胸怀。

黄松衍笔下的山多奇拔险峻、高大壮观,少有岭南群山的俊秀和柔媚。他最欣赏北方那些高耸云端的山脉,给人大气雄厚、开阔苍凉的雄浑之美。而那些没有树木遮掩的山脉,将沧海桑田历练出来的骨骼显露无遗,黄松衍觉得更是别具风味。

前些年,黄松衍到各地旅游,走了许多地方,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这样的旅行让他对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我站在天山脚下,感觉天地如此开阔,而个人是那么渺小。”当飞机从秦岭、祁连山上空飞过时,俯视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脉的延伸,黄松衍格外激动。

不媚俗、不跟风,于创作中体现个人的思考、感悟

于绘画,黄松衍专攻山水,有朋友劝他,应该多画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如花鸟、人物等,可黄松衍依然“我行我素”。他打个比方说,姚明是篮球运动员,如果让他去打排球、踢足球肯定不合适;刘翔是跨栏选手,不能让他改跑100米、400米。如果让他画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会分散他创作山水画的精力。

黄松衍的画大气、雄厚,让观众油然而生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个体生命的思考。能够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因为他的画中有画家的思考和灵魂,不媚俗、不跟风,自成一家,于创作中体现个人的思考、感悟。

“估计很多人不能肯定我的做法,也不喜欢我的做法。”黄松衍说,这个社会浮躁的东西太多,没必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种境界。

本报记者温 舒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