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惠民之州须重视公共服务黄松森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6.13
【版次】第B11版:惠州时评/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到政府的指导思想层面,建立责任机制,制定各类政策,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要大力推进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科学划定财政支出范围,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收支管理监督,将财政投入向公共领域、民生福利倾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惠州调研时寄语惠州要建设惠民之州,这既是对惠州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新时期新阶段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惠民”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和实惠。我们应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惠民之州的目标之一,促进民生改善。
建设惠民之州,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汇聚着纳税人提供的财富,掌管着公共投入的分配,行使着社会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理所当然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发挥主导作用。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到政府的指导思想层面,建立责任机制,制定各类政策,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提供服务保障。建设惠民之州,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财政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要大力推进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科学划定财政支出范围,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收支管理监督,将财政投入向公共领域、民生福利倾斜。只有这样,建设惠民之州才有坚实的物质保障。
建设惠民之州,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政府应从本该由市场调节、自我发展的竞争性和经营性的领域逐步退出,将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全面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转变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只有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才能摒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人民群众,才能以科学、务实的态度解决好各种民生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惠民的目的。
建设惠民之州,应彰显以人为本理念。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凸显了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辉,弘扬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危难时刻,拯救每一个个体生命就是以人为本;在平时,让每一个公民过上幸福日子也是以人为本。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人作为主体,把人民的生计挂在心上,把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怀爱民之心,具亲民之情,行便民之举,尽护民之责,政府的公权力和公信力才能得到全体人民的认同,惠民之花才能开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