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松有只是个案, 杨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黄松有只是个案, 杨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3.13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河南商报

【出版日期】2009.03.1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11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介绍了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动向,并表示,黄松有案件表明我国最高司法机关的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杨贤才案背后有利益的勾结,是典型的司法腐败。

“两院”也处在复杂环境中

记者:去年司法系统内部也发生了一些案件,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案,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姜建初:黄松有只是个案,我建议媒体不要老盯着一些个别的案件,如果这么看的话,现在很多高官也出现了问题,法院和检察院也处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

记者:虽然很多官员出事,但司法机关本该是相对公平公正的,特别是最高法,它是最高审判机关,但本身都出了这样的问题,又如何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姜建初:这件事情说明,最高法和最高检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同时也希望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监督,帮助我们把队伍建设得更好。

有些基层“两院”公信力不高

记者:现在的问题是,最高法和最高检的公信力很高,但是一到县里,基层两院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姜建初:毕竟中国幅员辽阔,有些落后的地方,确实有经费、人员等问题。但我们不能老盯着社会非常黑暗的地方,我们有揭露黑暗的能力。

确实,基层有一些法院和检察院的公信力不高,所以我们要明确同一类型案件的裁判尺度,推行案例指导制。现在大陆法系越来越重视案例。

记者:你提到案例指导制。我国不是案例法国家,经常听说同样的案子在两个地方判的结果截然相反。

姜建初: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事,所以现在要加强案例指导制度,法院里也成立了专门的案例学会,正在开展研究。但是案例指导也有局限,这需要法官有较高水平,我们正在探索,要完成还有很多困难。我们国家发展很快,5年前的案例,现在就不一定适用,比如“许霆案”的争议就非常大,就是因为这是新型案件,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

请体会“两院”心情,我们是想干好事

记者:你刚才提到,这一轮司法改革后,检察院在民事案件的执行难方面能有所作为?

姜建初:检察院监督民事案件执行难,现在还没有制度。现在除了抗诉之外,只能发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我们将来可以探索,通过发督促通知、督促意见等,督促法院执行,但要等法院把积压了几十年的案件解决以后,再往前走。

记者:在执行难的问题上,一些法院的执行局常对老百姓说的理由就是“执行不了”。

姜建初:有些答复得不真实,其实明明可以执行的。如果法院说的是假的,我们就可以督促他回应人民的要求。

记者:你是否注意到,法院执行难常让大家对司法机关产生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质疑。

姜建初:这一方面是法院执行答复公开程度不高,有些如果真的执行不了,就要拿出根据来,不能一句话就打发了。另外,法院执行也还要有监督,没有监督的话,光他自己说了算,老百姓就不会信。

记者:你觉得两院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姜建初:推进司法公正是法院和检察院共同的事,要打破一些旧的狭隘的观念。过去确实有一些做法,对人民的司法需求回应不够及时,对人民的司法愿望不能满足。两院现在一定要认真回应人民的司法需求,尤其是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权威三个方面。

希望你们体会一下“两院”的心情,我们是想干好事。

网络等媒体确实反映了民意

记者:最高检会不会根据去年司法界一些大案,在司法监督方面做一些大的改进?

姜建初:正是针对这些大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五个严禁”,最高法和最高检的报告也提出了加强两院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和执行。

记者:职业道德能保证约束力吗?

姜建初:不能小看这个,我们国家有两个事情没做好,一个是社会性的组织程度不够,老是群众直接对话政府机关,很多事情会引起对立性,充满了火药味,好多群体性事件就有这个原因。

另一个就是一个国家的公职人员职业道德问题,让他为社会服务,这种行业自律,也是一种制度设计。

在媒体的监督下,如果法官、检察官的职业道德非常不好,大家一指责,这个人就可能要被停职一段时间。现在我们也越来越关注网络等媒体,因为你们确实反映了民意。

杨贤才案背后有利益勾结

记者:你刚才提到司法系统自我督查。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的案件,据法律界人士称,也是中纪委介入才撬动,是否与地方保护也有关?

姜建初:杨贤才这个案子掺??的因素更复杂,可能背后还是巨大的利益,法官和当事人之间或者通过律师,有利益的勾结,这不是地方保护,这是典型的司法腐败。

■ 相关链接

“黄松有案”中纪委还在查,未入司法程序

“黄松有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立案?”11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李广宇列席政协九三学社分组讨论,就被第一句话问住了。

委员们都朝坐在角落的李广宇看去,刚刚开场的会议现场突然寂静无声。过了一小段时间,李广宇回应说:“据我们了解,中纪委还在审查过程中,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如果中纪委审查确实认为他触犯刑律,就要移送检察院立案。”

黄松有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2008年10月底,新华社报道黄松有涉及广东一起金额高达4亿元的经济案,已被中纪委“双规”。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