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不与时花论短长 ——我市著名画家黄松衍绘画解析

不与时花论短长 ——我市著名画家黄松衍绘画解析

作者: 出版日期:2007.08.0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东江时报

【出版日期】2007.08.05

【版次】第15版(美术.收藏)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惠州日报记者魏云鹤 摄

惠州日报记者魏云鹤 摄

虎踞龙盘今胜昔 山水

虎踞龙盘今胜昔 山水

一山飞岐大江边 山水

一山飞岐大江边 山水

源头活水 山水

源头活水 山水

静远图 山水

静远图 山水

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行书

书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行书

黄松衍 惠州市人,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曾任惠州市七届人大常委,八届政协副主席,惠州书画院院长。现任惠州市文联顾问,惠州市青年美协名誉主席,兼职中原书画院高级画师。江都书画院特聘画师。2004年创建惠州蓬莱书画院,任院长。2006年被民革中央书画院聘请为理事

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家作品集》,《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多部大型书画集。部分作品已为中央民革,广东省政协,广东省民革,中原书画院,江都书画院,惠州市博物馆,惠州市档案馆,台北惠州同乡会等多家单位收藏。曾两次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已出版《松衍书画作品集》及诗词《二松集》。 (金子)

黄松衍之于我,印象太深———恩父般慈祥,至交般莫逆;是我南下10年交往中印象最深、最为钦佩的人之一。

当然,这里只说他在学画绘画及密切相关的一些事情。

一、家学渊源

六十年前,黄松衍起居的家室里有很多书画原材料和一些精美耐看的人物工笔画;举目所见、触物可及的,除了宣纸毛笔就是砚台墨盒。而他的父亲,则不知疲倦且长期在柜台上精描细画。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十分传神地刻画出了画家之子的心理状态和稚幼举止。当年的松衍没有那么 “不乖”,只是捡几张下角料勾勾画画。父亲见了,认真欣赏一番,还打出一本《芥子园画谱》来让他学习和临摹。日久天长,还真画出点意思。

二、时代背景

昔日的惠州小城,画风浓郁,收藏盛行,于是也成就了几个“品牌画家”,像以后在惠州绘画史上注定应有其相应位置的李长天、李九皋、薛秀庭等,自然也包括了以“黄家人物自清华”而著称的黄松衍家父——— 黄仲驹。他经常带着松衍参加一些类似于 “书画沙龙”的各种聚会,让松衍广泛涉猎,遍赏名家。少年松衍也够醒目,没有让父亲的开明和深意付诸东流,所画习作,无论人物、花鸟还是山水甚至于书法,均有可观者。

三、执着追求

黄松衍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然而,即便是主修化学的大学期间,也不放弃研习绘画书法的机会。在几十年的学习创作实践中,他找到了两位终身受益的好老师:一个是多彩多姿、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一个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画作和浩如烟海的绘画书籍。因而,他先后游历了上海北京西安洛阳昆明成都的名胜山川,甚至远赴甘肃新疆,铺开宣纸,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当然他是不排异傲骨也喜欢张扬个性的,几乎每幅画作里都融入了恰好其分的自信。

四、艺术感悟

阅读黄松衍的山水画,雄浑大气,有一种隐藏不住的动态之美。权以其代表作之一的 《静远图》为例,仿佛千山万壑向观者奔腾而来,令人惊心动魄。

如果你有兴趣置身其中并关注一些细节,则有苍山雄峙、崖壁台削、涧水喧腾、飞瀑悬练、山泉喷涌、千回百转。如果你饶有兴趣并展开你丰富的联想,那么,可以淋漓尽致地感受到这样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世界:在画中,山是肌肤,水为血脉;山是体魄,水是精神。原本山是“静态”的,但因了水的迭宕奔流,那沉静的山体也有了生命与活力,有了气韵,有了势不可夺的大丈夫的伟岸和奔放,有了慑人魂魄的生命力度和刚柔相济的哲学考量。

同时,黄松衍的一些山水画,亦存有南派的恬淡、秀丽、滋润、平远的特质。远山近水,洲草岸树,郁葱有致无不给人以淡泊养性、宁静致远的感觉。使人从他精心构造、巧妙幻化出的大自然中吸纳一股清新有灵性之气,得到与众不同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审美愉悦和至真至善的情操修养。

五、领军蓬莱

有时,我也感到有些困惑,黄松衍似乎不怎么热衷于这展那展,对此证彼证好像也兴味索然,用也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与时花论短长”。好在持之以恒终有所获:北京一家机构收藏了他的画作,作品和传略还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书画名作品集》;广东省书画界的重量级人物刘伦更是为参加黄松衍的个人画展在惠州逗留了一周时间;在惠州画坛内外的头衔,多到可以用复数表示……

2004年,惠州蓬莱书画院问世,黄松衍众望所归出任院长。当时觉得,无非是在画派林立的背景下多了一项选择呗。然而几年过去,想不到,由黄松衍领军的“蓬莱派”还真的成了“气候”。现在,蓬莱书画院已成为民革中央画院团体理事;他们的声音、形象和绘画书法,越来越多地吸引了惠州市民尤其是书画爱好者的眼光;更想不到,他们自己也逐渐发展壮大,“院士”多达三十多人,其中竟然有时尚青年,所奉画作,新意令人错愕,着实抽象着呢。惠州日报记者金建华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