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通松岗原名叫“黄松冈”那些易被误读的深圳地名(三)
【作者】 曾观来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7.06
【版次】第A10版:私人阅读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深圳有过一次地名改革,自上而下,一锤定音,讹误偶尔有之,留下历史遗痕,兹举例二三。
冈→岗
现在深圳有好些带“岗”字的地名,如龙岗、横岗、松岗、铁岗、笋岗、泥岗、皇岗等,其实,“岗”原本是“冈”。明、清时期,据《新安县志》记载,带“冈”字的圩村有近40个。原来,深圳地貌多为丘陵,丘陵地带多山冈,山冈下多有圩村,圩村命名取之地形、地物、意念、传说、历史及风情等。
后带“冈”字的,如现在的“松岗”,原名“黄松冈”。据载,宋咸淳六年(1270年),一黄姓人氏在一山冈之麓建村,山上有松林,故名“黄松冈”。又如现在的“龙岗”,相传古代有一条神龙从梧桐山腾起,飞向今龙岗锅笃潭浸浴,旋即起飞,降落于一小山冈上,化作青烟升天成祥云。民筑坛植榕建村,起名“龙冈”,以作纪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深圳市有关部门把“冈”统一改为“岗”,这是一种姑息的规范。“冈”的本义(唯一)就是山冈,而“岗”是多义词,“岗子”是其狭义。此外,“冈”是阴平声,“岗”是上声。
严格地说,从“冈”到“岗”,是地名的更改,已失去了其本义。虽然改的初衷尚不明,但由于是官方行为,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了,地名毕竟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出版的《深圳市地名志》把“岗”全部载入,2006年出版的康熙、嘉庆《新安县志校注》又把“岗”字一一移植至地名卷。这样,明、清时期带“冈”的地名都变成了“岗”,这分明是一种历史的错位,在学术上是不能姑息的。不过,“平冈中学”从“平冈”到“龙岗”再到“平冈”,回归了历史,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它原先是华侨捐建的学校,尊重了民意。
■曾观来(作者现居宝城19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