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大法官黄松有受贿400万将受审

大法官黄松有受贿400万将受审

作者: 出版日期:2010.01.0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汉江商报

【出版日期】2010.01.04

【版次】第16版(关注)

【入库时间】20140510

【全文】

新中国成立后被查处级别最高大法官

有望在今年“两会”前审判

记者日前获悉,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审查长达一年之久的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黄松有一案,可能于近期由检方移交法院进入审判程序。

黄松有是新中国成立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受查处级别最高的第一个大法官 (国家二级大法官),其案发在法院系统内外震动巨大。

黄松有于2008年10月15日起受中纪委审查。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涉案事实已基本查清,审查工作进入尾声,如果不出意外,该案有望于今年全国“两会”前进入审判程序。

初步认定受贿400万

据透露,该案已于2009年10月移交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至此进入司法程序。

2008年10月15日,黄松有被中纪委立案审查,并被采取“双规”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当月28日免去了黄松有最高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随后黄又被“双开”。

关于黄“落马”的原因,有媒体称主要涉及三大问题:涉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款;违反规定,收受礼金;生活腐化。但经过审查,目前初步认定的其涉嫌罪名只有一个——受贿,涉案金额在400万元左右。

受黄松有案牵连,最高法院有4名处级以上法官“涉案”。其中一名被“双规”,另外3人在等候组织处理。最早受黄松有“牵连”的是最高法院立案庭审判员李军。2009年9月中旬,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李军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法院认定的受贿数额是10万元。

受黄松有案牵连的另外3人身份尚不清楚,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9年6月27日的一份有关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免中显示,被免职的人除了李军外,还有另外3人,这4人分别任职最高法院的审判员职务。

与“中诚广场案”有关

黄松有担任最高院副院长期间分管执行工作。据广东司法人士透露,黄松有被怀疑与其潮汕同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杨贤才的贪污舞弊案有关。2008年,杨贤才在黄被“双规”之前遭查处,据悉是因广州中诚广场执行案。

位于广州天河北路的中诚广场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曾一度卖出3万港元/平方米的天价,后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被广东高院执行拍卖。2002年7月,广东高院指定广州中院负责解决围绕中诚广场的债务纠纷。此前,曾有保利集团、城建总公司和越秀城建等有意参与收购,但最后出乎意料竟然是两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广州骏鹏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贸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竞拍中胜出,联手以9.24亿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收购了中诚广场。

此后不久,骏鹏公司老板范骏业因涉嫌金融票证犯罪,丧失了购买中诚广场的资格。2005年2月,金贸公司提出的独家收购申请获得许可,随后有消息证实,北京金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范骏业。据悉,金贸公司随后将中诚广场转手卖出,售价高达13亿多元,净赚4亿多元。消息人士称,杨贤才从中收取了巨额贿赂,而杨在拍卖案期间收到了黄松有的指示。

学者型法官走向堕落

现年52岁的黄松有曾被认为是年轻有为的学者型法官。黄松有在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官学院任兼职教授。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多次获奖。个人专著有《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经济审判实用全书》、《人间正道》等。

一位曾在最高院任职的人士透露,他和黄松有于1995年到1997年在国家法官学院学习期间成为同窗,黄那时还是广东高院经济庭副庭长,不到两年就调任最高院,升迁速度之快并不多见,“黄的业务能力还是很过硬的,工作也比较有创新,黄被抓挺替他感到可惜。”

不过,黄的学术到底是否名副其实,业界也有不同声音。一位基层法院法官说,《物权法》尚未通过之时,黄松有主编过一本物权法专著。物权法甫一出台,这书就发放到了各大法院,全国发行几十万册,甚至一度成为法官断案的依据。但这位法官随后发现,该书出现多处错误,借鉴意义不大。

黄曾就读于重庆歌乐山下的西南政法大学。一个被业内普遍认可的说法是,中国司法界半壁以上的江山由该校打造,尤其是西政1978级的成功,已成为中国法学界“不可复制的神话”。黄松有正是这些佼佼者之一。

黄在大学求学时期的一名同窗说,黄大学期间颇为刻苦。不过黄性格并不呆板,相反,黄松有风度翩翩,“嗓子不错,歌声嘹亮,京剧似乎唱得也不错。”

另一位西南政法校友透露:“黄即便回到母校,交流的对象也是他当初的老师以及校领导,和大部分老师并无交往,而且他在同窗中的威望也不是特别高。”同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他和黄多次在各种活动中相见,也不过是点头之交。

黄被抓之后,同窗聚会时多次谈论到黄案。饭桌上同窗们说,黄不但对权力有强烈欲望,同时对于钱色也有极强的欲望,对于未成年少女有特殊兴趣。种种行径,致使当年相伴歌乐山下4年的同窗们,多数对黄已无同情和惋惜之意,“黄松有再有才华,堕落至此,没什么可惜的。”

全国法院掀反腐风暴

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司法系统出现的腐败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将黄松有案认为是“司法界、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