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镇富民著华章———乐史故里黄陂镇致力“赶超发展”掠影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7.01
【版次】第08版:专版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黄陂镇位于宜黄县西南部,东傍中港乡,南依东陂镇,西临乐安县谷岗乡,北濒二都镇,距县城34公里,全镇总面积2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多亩、山林面积24万亩。现有人口23190人,辖18个村,130个村小组,农业主导产业为烤烟和优质稻生产。该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宜宁公路穿境而过,黄水依镇流淌,水力资源、毛竹资源极为丰富,红妹子霉豆腐、南华山矿泉水、笋制品等一批名优特产享誉省内外。黄陂镇是北宋传奇作家、地理学家乐史的故里,也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著名战役“黄陂大捷”就发生在这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大项目带动战略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强维稳保安措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黄陂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经济重镇、商业强镇、文化名镇、环境靓镇”的总体目标,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全镇GDP达1.08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5011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74万元,比上年增长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2元。2007年,该镇被评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全市标兵基层武装部”、“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县烟叶收购产量奖及烤烟生产先进乡(镇)”。综合治理、农业产业化、食品安全位居全县第一,党建、烟叶生产、计划生育、民生等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城镇建设
再立功
黄陂镇按照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的“三高”原则,围绕该镇是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打好红色牌,围绕华南虎现身地打好绿色牌,围绕乐史故里打好古色牌,着力以第三产业为重点搞活城镇经济,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城镇人气。利用佳友超市登陆该镇的契机,大力提升商铺的档次和产品的丰富度;利用老电影院土地整体出让,带动该镇的房地产开发,拉动该镇房地业开发的新一轮高潮,红色旅游广场、林管所、供销社等周边土地开发相继启动。同时,加大小街小巷治理力度,加快城镇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着力抓好红色旅游广场、新街道路延伸、铺设通向黄陂中学水泥路等项目。
招商引资势头强
黄陂镇按照“潜力在项目,重点在园区,后劲靠发展,出路靠创新”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首位战略”,通过项目的引进、开发,做大做强产业,铺就一条富民强镇之路。该镇制订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全民参与,营造全镇上下人人关心招商、人人维护环境、人人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建立项目推进服务小组,形成“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班子成员负责、一张时间安排表、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客商企业提供“投资能放心、办事不费心、生产能安心、赚钱会尽心、生活能舒心”的“五心”服务。“保姆式”的服务以及水电、竹木、矿产、商贸等资源优势,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去年以来,该镇先后引进水电、竹木、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多家企业,其中,引进的浙江铝金属加工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另外山水开发项目也在进一步落实中。
烤烟生产干劲足
黄陂镇按“扩大面积,提高质量,配套基础,增强效益”的发展思路,种植面积达3200亩以上,产烟万担。目前,该镇烟叶进入烘烤阶段,大部分烟叶已完成五烤;加快霍源村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扩大水利设施配套的灌溉面积,使烟稻连作建立在丰收增效的平台上;抓紧在芒坳村成立烟叶生产协会,更好地服务烟农。目前,该镇烤烟生产由1个村发展到13个村,由原先不足100亩发展到3200亩,由不足25户发展到315户,黄陂镇成为宜黄县首个万担烟乡(镇),烟叶种植面积为全县最大,涌现出全县惟一一个千担烟叶村———霍源村,全镇栽种烟叶党员干部达60%以上,都成为了帮带户。仅烟叶一项,烟农户均增收近万元,同时抓好山上种竹,山下办厂的产业发展之路。
干部作风大转变
今年,黄陂镇党委继续抓好“四争四比”(“四争”即争当热爱学习、素质能力型干部;争当勇破难题、开拓创新型干部;争当善抓落实、作风扎实型干部;争当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型干部。“四比”即比贯彻落实政策好;比一村一品发展好;比实事办得多又好;比作风扎实口碑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三种角色亲民,三个方面为民,三条途径富民,努力争创“三民”好班子;基层党组织着力抓好三个特色明星村:一是创业明星村,全民创业村黄陂村;二是生态明星村,华南虎现身地丰产村;三是产业明星村,全县烤烟第一村霍源村。同时,积极开展“民心民意调研”、“两挂三帮八联”和大力推行“六访六问”等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180条,征集金点子72条,干部“争”出新面貌,党员“比”出新气象。丰产村党支部书记聂志财以全市总分第一录用为公务员。
三措并举促和谐
今年,黄陂镇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村组,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及突发公共事故处置联动责任制,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坚持群防群治,坚持打防结合,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和村支两委的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落实政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入手,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做到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跟踪督办,限期办结,实行领导干部墟日接待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投入巨资建设维稳大楼,设立群众诉求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政务公开长廊,实行首见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领导墟日接访及信访诉求销号公示制,该镇社会稳定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天道酬勤。黄陂镇党委、政府以“赶超”和“提速”的态势,在这块红土地上尽职尽责地描绘着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他们将用激情和汗水去拥抱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
(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