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热语声声话愿景 真情切切谈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

热语声声话愿景 真情切切谈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1.1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中国航天报

【出版日期】2008.01.18

【版次】第4版(专题报道)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军用产业:誓夺全年“满堂红”

杨西玲(四院党委书记):听了许达哲总经理的报告,我有两点感受。一是十分振奋。去年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报告中多次提到“创历史最好水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报告中创新点多,体现了党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对基层单位是个带动,我们也要把状态调整好。二是压力巨大。四院的资源很有限,怎么适应大环境和大形势,来自外部和自身的压力不小。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四院都存在,特别是经济指标。面对党组提出的高目标和高要求,只能精心谋划,变压力为动力。我认为要注重合作,实现共赢,当然最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发展。

鲍定超(武汉磁电公司党委书记):工作报告全面具体、实事求是,突出强调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让人感到振奋。

报告在形势部分,提出了六个“必须认识到”,传递出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到2010年,集团公司要确保850亿元,力争实现1000亿。这一美好愿景让我们很期待。

报告提出了要对公司进行结构调整和股份制改造。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但非常重要。现在,国防科工委要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不能太高,否则申请军品生产许可证会很麻烦。我们公司的国有股占绝对多数,希望集团公司早些确定我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并帮助推进。

另外,报告中还提出要清理公司。这个提法非常好。我们单位过去在很困难的时候,成立了26家小公司,结果带来很多问题。因此,清理公司非常必要,必须认真贯彻。

对领导干部的几点要求,也很有新意。40个字的要求很细致、具体,非常有助于干部队伍建设,我们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黄兴东(三院三部主任):许总在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保持飞航领域的绝对优势”。这对我们总体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对于2008年三部的工作,我的思考如下:一是要全力确保完成经济指标,支持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作为总体部,也要起到技术开发领头羊的作用,加快科学决策程序的建立和完善。对重大项目,要进行技术论证,切忌盲目,以保证集团公司经济指标的健康快速增长。二是要充分发挥总体部的技术优势,推进项目立项和新项目研发,扩大自身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在抓好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把眼前的项目做好,尤其要抓好产品售后服务保障工作,尽可能地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四是希望三院能够整合现有的资源,把外贸做强做大,拓展外部市场。

倪树敏(159厂厂长):许总的工作报告,不仅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整体规划,同时也为159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159厂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2008年的工作,我的认识是:一是对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认真学习和落实。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正由“军工优越”向“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针对“任务结构变化大,研制任务难度加大,技术升级迫在眉睫,军民结合促进发展”的形势,我们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实践中寻找机会,迅速抢占市场。三是要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很多大项目,希望能够发挥三院各单位的众家之长,仔细论证,及早找到市场切入点,抢占先机。

民用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刘振南(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听了许达哲总经理的工作报告,我进一步认清了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形势,也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报告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板块提出,使我们受到很大激励。对于航天信息而言,2007年总收入和利润都有一定的增长,2008年要进一步在产品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调整产业机构等方面做出努力,与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加强合作,形成军民品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杜尧(航天通信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工作报告结构清晰、思路明确,振奋人心。报告中明确了三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我认为这一做法非常及时而且必要。这也促使航天通信进一步思考和明确自己发展主业的整体思路。这次报告多处提到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加强资本运作和股份制改造,这在历年工作会报告中尚属首次,使我们很受鼓舞。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把2008年的工作,尤其是航天通信本级的发展规划好、谋划好,把航天通信所属每个公司都做强做大。

杨廷西(河南航天总公司总经理):每年的工作会,对我们企业经营者来说就像是加油站,使大家对完成今后的任务更有信心。

报告的突出特点有四个:一是对2007年工作亮点有一个很好的总结;二是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找得很准;三是明确提出了2008年及今后三年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四是提出的2008年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具体措施到位、有力。

近年来,河南航天总公司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在拓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我们在进军国内航空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了标准件、紧固件等产品的品牌,并且和国外知名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河南航天总公司将在集团公司工作会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开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期评估,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对所属单位的管控力度,加快三类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实现2008年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而不懈努力。

王兴洲(航天物流中心总经理):在工作报告中,集团公司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的目标。物流是近些年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公司也是尝试性地边摸索、边总结、边发展。在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要务,围绕市场这个根本,在机制上下功夫,谋发展,求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信心完成新一年的工作。由于物流是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希望能得到集团公司更多的支持,特别是统筹考虑一些在市场中能做大的事,并举集团公司之力来做。这样更有利于快速发展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卢宇国(239厂厂长):随着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集团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我们将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扩大收入增长方面,尽早作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并落实到人。

要完成集团公司提出的实现“每年20%”增长的目标,我认为一定要以大项目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为切入点。针对239厂目前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民品项目的现状,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和三院的要求,把现有的民品项目做大。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和各单位交流、联合的力度。要不断探索研究军民结合体制,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体制,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又好又快的军民结合道路。

改革发展:转变观念方能大发展

刘石泉(九院党委书记):今年九院在发展上所面临的压力很大,不发展没有出路,但是怎么发展,如何发展,还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公司上上下下埋头苦干,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花在了军品市场的巩固和拓展上,而在民用产业的发展上失去了一些市场机遇。由于发展思路的局限,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意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另外,我们对新领域的开发力度不够,在与航天外单位的竞争中不占优势。总之,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解决发展民用产业的思想观念问题。只有观念大转变,思想大解放,才能有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民用产业才会有大发展。

万来源(四院党委副书记兼307厂党委书记):近两个小时的报告,听后十分解渴。党组把工作思路、目标和要求向大家交了底,作为基层单位代表,我们十分关注。按照报告要求,到2010年要完成一定的经济指标,这是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

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发展就会被淘汰,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具体落实起来,压力还是很大。目前,我们正在思考如何组织好型号研制生产任务,以小目标保大目标,做到报告中提出的“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于婷(8511所党委书记):工作报告对“十一五”前两年的工作进行了盘点,更加清晰地指出了后三年的发展思路。值得一说的是,报告首次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这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加以重视。

和集团公司一样,8511所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也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2007年成绩喜人。前两年,我们所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然而,随着任务的减少,我们所感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8511所的业务方向不同于集团公司的主业方向,在国内专业发展上也还没有形成优势和规模,但我们一定会按照工作报告的要求,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竞争力。

金万升(254厂董事长、党委书记):在安排新一年的工作时,集团公司党组对形势和任务的认识十分清晰,责任感、忧患意识也都很强,坚定了我们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决心。通过对工作报告的学习,我们感觉到压力很大。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企业的发展势头是很好的,但总量不大等问题,又给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不过在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有决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创造新业绩。

集团公司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会认真落实到工作之中去。同时,希望集团公司在风电产业发展上,早下决心,下大决心,要干就快干;在体制机制调整中,要从实际和长远发展出发,多调研,多倾听基层的意见,做到既积极又慎重。

本版图片摄影时旭宿东孙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