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黄松峪中学:七项工程保证教学质量

黄松峪中学:七项工程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张雪莲 出版日期:2006.06.23 点击数:0

【作者】 张雪莲

【报纸名称】:现代教育报(新闻周刊)

【关键词】 教学质量 黄松 优秀率 平均分 合格率 教学过程 学生家长 尖子生 平谷区 学生学习 

【出版日期】2006.06.2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T自1991年以来,连续十五年在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统一考试中合格率达100%,平均分、合格率、 优秀率三项指标均超过平谷区多所重点中学,连年蝉联全区第一,原因何在,请看——$$ @@@采访手记@@@$$ 教学楼前密密匝匝的奖牌、 会议室中一个又一个奖杯都告 诉我,这是一所被荣誉包围的学 校。在黄松峪中学采访过程中感 受最深的是领导班子治校的严 格与负责,教师治学的严谨及辛 劳,学生学习的刻苦和激情。虽 地处大山深处,但这里的每一个 细胞都充满了活力与朝气。$$ 亲眼目睹了教师们一丝不 苟的教学过程,更深刻地体会到 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我有理由相信,黄松峪中学将会 取得更辉煌的成绩!$E$$ “2002年秋季入学的李文婧 在初一招生时成绩很不好,没有 通过入学考试,是通过扩招进入 黄松峪中学的,但在2005年中考 时,她的考试成绩列全平谷区第 一名,顺利地进入了北京四中。” 这是记者在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 中学了解到的一个真实的事例。$$ 作为一所山区寄宿制中学, 一所以招收当地农村孩子为主、 生源并不优秀的中学,黄松峪中 学自1991年以来,连续十五年 在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统一考试 中合格率达100%,平均分、合格 率、优秀率三项指标均超过平谷 区多所重点中学,连年蝉联全区 第一。究竟是什么“法宝”让地处 深山的黄松峪中学取得如此骄 人的成绩?记者在采访黄松峪中 学的教务主任贾会旺时终于找 到了这一“法宝”——实施七项 工程保证教学质量。$$ 保标补差工程确保合格率$$ 由于生源多为当地农村孩 子,入学新生整体水平不高,所 以,从保证合格率的角度出发, 黄松峪中学在教学过程中首推 “保标补差工程”。保标补差,即 保证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达到 毕业的标准,通过“独特措施”缩 短其与大多数学生的差距。这里 所说的“独特措施”即指“三优 先”和“四清”两大举措。$$ “三优先”即课堂排位优先、 课堂提问优先和批改作业优先。 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调整到教 室前三排使其认真听讲;课堂提 问、板演时多给这些学生强化学 习的机会;教师批改作业时着重 注意这些学生出错的地方并及 时给予指导。$$ “四清”即将教学任务落实到 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把每堂课最后几分钟作为检测时 间,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学生掌握 当堂教学内容情况;所有的课程 都做到“堂堂清”即可保证“天天 清”、“周周清”;通过月考,教师可 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漏洞, 及时补课,做到“月月清”。$$ 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长时 间的积累,黄松峪中学能够保证 97%以上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达到毕业的标准; 很多同学升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甚至有的原先基础较薄弱的学 生通过3年学习行为的培养、学 习态度的转变,在毕业时最终进 入优秀生的行列。$$ 抓尖扩优工程提高优秀率$$ 黄松峪中学按照学习成绩 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三个档 次,即各学科平均分在90分以 上的为“尖子生”,平均分在85 分以下的为“希望生”。中间档次 的为“优秀生”。为了不给学生带 来心理上的压力,这种档次的划 分仅存在于教师的心中,而不对 外公布给学生及学生家长。$$ 对于“尖子生”,学校给予充 分的放开政策,鼓励他们多做习 题,请市级优秀教师、教研员对 他们进行辅导、拔高。在初三时, 将这些学生单独组成一班,进行 重点指导。$$ 对于“希望生”,教师们专门 为他们组织了“兴趣小组”,在休 息时间无偿为他们补习,补习的 目的是“扩优”,即提高优秀率。$$ 针对成绩处于中间档次的 学生,教师在课堂上重点提问, 重点关照,同时课下多多谈心, 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争取达 到优秀以上。各种考试后,教师 们会帮助他们分析失分原因,耐 心指导。$$ 学科并进工程全面提高成绩$$ 学校首先对各个学科进行 了分析:物理、化学都属于周期 相对较短的学科,是学生们上初 中后才开始接触的,所以,只要 注重抓基础知识,成绩就不会与 城镇的学生相差太远。数学虽然 是周期长的学科,但农村小学普 遍重视数学成绩,所以学生在此 方面能力较高,也不会存在过多 的问题。但语文、英语却不尽然, 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这是 两大偏弱的学科。要想在中考中 取得好成绩,五大学科必须齐头 并进,不能有弱项。$$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果,黄松 峪中学确定了本校的教学方针: 保护拳头学科,提高弱势学科。$$ 学校近几年聘请很多优秀 大学毕业生负责初中英语的教 学工作,这些拥有英语六级、八 级英语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基本 功扎实,发音标准,授课内容准 确、精练、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农 村初中生的英语水平。$$ 学校图书室购买了大量课 外书籍供学生们借阅,提高他们 的知识面;每一位语文教师加强 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 生的错别字、病句,作文做到面 批面改。$$ 每天40分钟的早自习全部 归英语和语文,让学生们多读多 写,从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就这样,原本处于弱势的语 文、英语逐渐也成为了黄松峪中 学的优势学科。$$ 充分发展工程尊重自我选择$$ 充分发展工程贯穿于教学 工作的全过程。在尊重学生自我 选择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 和学习成绩帮助他们在毕业时 做出正确、客观的选择,是毕业 班教师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 帮助其推荐、联系军校或就业形 势较好的中专、职校。对那些通 过努力可以达到“优秀”或“优 秀”以上的学生,教师鼓励其报 考区级或市级重点高中。对于 “尖子生”,教师更注重他们的全 面发展,鼓励他们自己找题做; 上自习时把他们集中起来共同 讨论以往中考试卷中难题的解 法;带这些学生参观市级重点中 学,听市级优秀教师、高级教研 员的讲课、报告,进一步激发他 们学习的动力。$$ 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上开 展的充分发展工程保证了黄松 峪中学的学生人人能毕业,人人 有发展。$$ 标准化工程规范学习习惯$$ 标准化工程即要求所有学 生在书写及解题格式上要规范、 统一,严格符合中考阅卷的要 求,通过标准化工程,黄松峪中 学形成了严谨的治学风气。$$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与城 镇孩子相比,在书写方面有很大 差距,所以,黄松峪中学的教师 从初一起就严把学生的书写关, 要求每一名同学都要临摹字帖, 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虽 然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写出 一手漂亮的字,但我们能做到每 名学生都能写出工整的字。”贾 主任自信地告诉记者。$$ 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方 面,教师们从教学上严格要求学 生按照各学科答题的步骤来规范 解题过程。对于数学试题,“解、 设、答、因为、所以”等都要一步一 个脚印,不可省略中间环节;解答 物理题,制图要标准,不能模棱两 可;解答化学题,分子式、化学方 程式书写要清晰、规范。$$ 心理动力工程激发学习动力$$ 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厌 学现象,黄松峪中学通过种种方 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给学生以 学习的目标,而不是学习的压力。$$ 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 与学弟、学妹共同交流学习经验 是树立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即 将赴美进一步深造的卢崇玉同 学曾在黄松峪中学学习,三年的 初中生活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 习习惯,并最终进入北京大学学 习。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 弟学妹们,读书是改变农村孩子 命运的重要的途径之一。他的成 长过程为现在黄松峪中学的学 生们树立了奋斗的目标,众多的 学生表示要向卢崇玉学习。$$ 时刻注意孩子思想上的波 动,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沟通, 也是所有黄松峪中学教师的重 点工作内容。每位班主任都有本 班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每周给 每位学生家长打一次电话,询问 孩子的思想动态已经成为班主 任的日常工作之一。$$ 心理动力工程还包括尊重 学生,做到不斥责、不讽刺、不挖 苦学生。黄松峪中学的老师深深 知道,如果教师一句话说得不 当,就可能伤害孩子幼小的心 灵,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以每次考试后,学生的名次只 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仅公布前 30%至40%的学生名单,这样做 充分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教科研工程确保教学质量$$ 优异成绩的取得是与教师 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在教科研 方面,黄松峪中学也有着自己的 一套管理模式。$$ 每个年级的周期长的学科 都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担任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组织 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 备课时,首先所有教师讨论年轻 教师撰写的教案,然后提出修改 意见,各位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 的实际及考试的重点、难点,制 定自己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中 不断修改教学方式、方法。一学 期下来,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本 学科的教学水平。$$ 每一位新加入黄松峪中学 的年轻教师都会有一名“师傅”。 学校要求徒弟先听师傅的课,然 后再独立上课;师傅要保证每周 至少听徒弟的一堂课,对徒弟进 行指导。徒弟的教案,除集体备 课外,还要由师傅把关,有针对 性地指出优缺点各在哪里。$$ 每学期初,校领导、教研组 长要听新分配及新聘任教师的 汇报课;每学期末,新任教师要 上达标验收课,对于不达标的教 师,学校只发放其结构工资的 50%,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