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或跋黄松光《话说温州人》序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4.11.27
【版次】第10版:文化·副刊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江 坪
一位长期在县级新闻岗位工作的同志,怎样做到经常为中央和省市级媒体提供有效报道?这是一些从事基层新闻报道同志十分关注,但又感到困惑的事。
温州市瓯海区的黄松光,在《话说温州人》、《叙述温州事》中,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答题之一,增强责任感,做个有心人。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对事业的责任意识,只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利国利民之事,都要悉心关注,勤奋于笔耕。黄松光从参军之始,就关心连队新闻,学写“豆腐干”稿件。20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平时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参加会议、出差、休养,只要有关于温州人和温州事的信息,都不放过任何一次新闻实践的机会。如他去海南休养时,采写了温州人在天涯海角经商创业;到大连采风时,采写了温州五青年投资创办东北最大建材集散地;到四川南部扶贫,采写了温州各地积极支持四川扶贫开发和温州干部扎根南部扶贫的人物事迹等,真可谓“做个有心人,到处有新闻。”
答题之二,心中有大局,新闻视野宽。发生在一个地域的新闻事件,如何从大局出发来思考、来提升,这对于市县新闻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有时候,某个新闻素材对这个地域是重要的,但从大局考虑并非突出,而大局考虑的问题,往往可以从某个地域的实践中得到引证。所以,一件事情应不应该报道,什么时候报道,采取什么方法报道,首先要看大局。黄松光有两次新闻实践,就是很好的例证。一次是1999年8月,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反映瓯海引进广东人来开发海涂而引起当地养殖户“红眼”的内部信息上作了批示,他立即配合采写了《广东人“骗走”灵昆人钱了吗?——一场承包开发海涂引发的风波》的连续报道,在省市报上发表,这组改变观念的报道在温州和全省引发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社会效果很好。另一次是同年10月,他从省电台广播中获悉:浙江一批经营户在四川经营中遇到意外,省委书记张德江十分关注,而此事的主人公则是瓯海一经营户。他立即与区工商分局联系,了解事情的原委,并设法找到市个私协会负责人采访,写成稿件后,即在《温州时报》、《温州晚报》等当地报纸和《人民日报·华东版》、《中国乡镇企业报》发表,后又被《人民日报》、《中华工商时报》转载,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
黄松光是土生土长的瓯海之子,在他的身上也展现了温州人吃苦、肯干,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精神。在他的新闻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写温州人的先进事迹,这些人物都是生活在他的周围,都是有血有肉、可亲可学的同胞手足,而作者在采写这些先进人物的过程中,自己也受到鼓舞和鞭策,进而更加满腔热情地为挚爱的新闻事业耕耘、拼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黄松光在新闻实践中起步是坚实的,收获也是可喜的,但今后的征途还很长,希望他将此新闻作品集的出版,看作是“良好的开端”,继续走这条苦与乐相伴、事业与责任同在的新闻之路,为瓯江两岸的父老乡亲带去更多的欢乐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