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东风风神“DNA”的缔造者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6.15
【版次】第B05版 (汽车导刊·品牌)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记者 李伟 通讯员 封绅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黄松有一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去试车场体验一把。当车轮飞速转动的时候,他年轻时的那种激情就会被再度点燃。他曾不负众望,在EQ140-2上解决侧滑与跑偏顽疾;历经波折,力推东风“猛士”横空出世。汽车研发领域的辉煌成就足以让他功成身退,安享晚年。如今,年过六旬的黄松却仍然在为东风风神的年轻研发人员指点迷津。
下过乡,当过兵,做过司机,黄松几乎是和机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果在德国,黄松应该被划分为“指甲上有汽油的油渍,手背上有热气管划伤的痕迹”的技术高管。这是一种荣誉,因为他们是企业里的实干家。
父亲黄正夏,是二汽元老,东风功臣,也是对黄松影响最大的人。从部队复员后,正是父亲带着他参与到二汽建设中。然而,父亲并没有成为黄松的大树,作为东风公司的子弟,必须要用自己的能力来说话。从试车员做起的黄松,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出色的东风人。东风公司内部有着这样一种共识:无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风EQ140-2,还是“叫板”悍马的东风军车“猛士”,又或是如今风生水起的东风风神,操控稳定性已经成为了东风必须传承的DNA。而东风EQ140-2与东风“猛士”,正是黄松所主导的得意之作,东风风神项目更是得到了黄松的悉心指导。
“猛士”研发的5年历程,究竟给东风公司带来了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一款高性能的军用越野车吗?
黄松坦承,如果没有国内汽车业整体装备水平的提高,没有东风公司多年合资合作中学习积累的经验,“猛士”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东风公司正在迈出这样的步伐,风神S30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当初“猛士”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现多转战到风神项目组。按照黄松的说法,“先进技术要更广泛地应用到新一代乘用车上去,我们在这之前的技术积累,包括EQ140-2和‘猛士’,对于东风乘用车项目的帮助很大。”
在风神S30设计之初,风神项目组就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制订了设计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系统开发。而调校工作,则请来了世界顶级跑车制造商的调校工程师,以对样车进行优化,东风公司的调校人员参与其中。
对于风神S30这款车,黄松这样评价:“这款车是在德国最终调校的,我们回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这款工业化车已经完全达到了德国进行底盘调校样车的水平,我们在操控性能的控制方面是非常好的。”
如今,在黄松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东风公司的主观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他认为,要实现与国际同步的主观评价水平,一是要培养一支东风公司自己的评价队伍,二是要让东风公司的评价员与国际同行交流。
东风风神十堰亨运专营店
地址:车城南路59号 (客运南站旁)
电话:8212788821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