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商海遨游竞风流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3.21
【版次】第 5版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记者黄健新
祖籍揭阳的黄松先生,1935年出生于柬埔寨桔井省川龙,后移居法国。他现任法国索纳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被聘为市侨联名誉主席。
黄松先生是一位“胸怀故土,放眼世界”的炎黄子孙。他虽然后来加入了法国籍,但他魂牵梦萦的依然是祖籍——神州大地。1975年至今,他致力于中法与中柬的商务活动,为促进中法与中柬友谊及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中法商务活动的佼佼者
虽然是一位商人,但黄松先生浑身充满了艺术细胞。他时常说:“商人也要有艺术家的气质,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如果只忙于拨弄算盘和敲击计算机键盘,那就失去了商人的灵气和魅力。”出于心中的爱国情感和善于捕捉商机的气质,他和法国好友金泰姆合作到中国寻宝,将中国的土特产引到法国,举办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产品展销,受到法国各阶层人士的好评,成为法国市场上第一个中国荔枝罐头和玫瑰酒的总代理。他还亲自翻译有关蜗牛的资料,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次组织蜗牛出口的搭桥人。
黄松先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开拓商贸业务中独具慧眼。他意识到不能终生只做食品生意,上世纪90年代开始搞汽车贸易业务,把“雪铁龙”汽车引进中国,想方设法把法国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为祖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树立起一个里程碑。
中柬汽车贸易的领路人
上世纪50年代,当时黄松先生才20岁时,柬埔寨王国国王西哈努克派他到苏联莫斯科片厂深造,希望黄松学成后回归柬埔寨到金边王宫当电影师。然而,因时局变故,柬埔寨发生了政变,黄松先生只能取道英国剑桥去了法国巴黎,在巴黎大学完成学业后定居法国。黄松先生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在1993年西哈努克国王重回金边登基以后,他赶回金边,了解柬埔寨的需求。目睹了柬埔寨经过多年战乱,百业待兴急需物资的现状。黄松立即意识到,柬埔寨急需汽车!不仅国防需要汽车,民用运输也需要汽车!于是,他立即联系中国二汽,并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了出口卡车及吉普车到柬埔寨的建议。黄松在金边郊区买下了一片土地盖起维修厂,提供售后服务。黄松不断穿梭于柬埔寨各地各部门,向人们宣传中国东风牌卡车的质量。中、柬双方对第一次汽车供销合同执行情况相当满意,以后,中国的汽车源源不断地进入柬埔寨,结束了柬埔寨缺车少车的历史。黄松的行动,受到柬埔寨首相和国防部长的赞扬。
“让东方巨龙早日在世界腾飞!”
黄松先生认为,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海外华侨,与祖国神州大地血脉相连,尽管他们与祖国关山阻隔,但谁都期望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责尽力。他主张以华侨为主体和依托,建立“华人经济圈”,使中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黄松先生自豪地说:自己的祖籍是中国,是“龙的国度”,自己出生于柬埔寨川龙,命中注定有“龙”,因此他是“龙”的传人。黄松的心里中有一个愿望:“让东方巨龙早日在世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