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音乐会见证文明进程□黄松森

音乐会见证文明进程□黄松森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3.3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惠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8.03.30

【版次】第A5版:西湖文艺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如果说,不同年代的城市建筑可反映出当地物质文明的发展,那么不同时期的音乐会也见证着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记得在流行音乐比较盛行的1985年秋天,惠州夏里巴唱片公司邀请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当时的惠州人民会场举行独奏音乐会。我正欲一睹顶级艺术家演奏的风采,然而音乐会开始后的不雅之举却大煞风景:只见迟到者穿梭其中阻人视线,小孩追逐伴随喊叫扰人心烦,交头接耳者、高谈阔论者扫人雅兴,中途退场者行色匆匆乱人思绪……也许这种对艺术劳动的不尊重并非故意而是源自无知,但此情此景不仅令台下观众难堪,也令台上的盛中国先生难受。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琴弓,对观众们说:“请大家安静下来好吗?”一句迫不得已、不愠不怒的话语由盛中国说出,我作为现场观众深感惭愧。

8年之后的1993年夏天,我市文化部门再次邀请盛中国先生在新落成的惠州大剧院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盛中国与濑田裕子珠联璧合、出神入化的演奏,使我充分领略了音乐艺术之精妙。比起8年前那场演出,秩序有所改观,但传呼机、手机铃声时有响起,迟到早退者仍不乏其人。尽管演出成功,依然留下遗憾。我深切感到,观众的欣赏水平与文明程度只能是水涨船高,惠州市民的整体素质不提高,音乐会上的遗憾还将存在。

适逢党中央提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惠州设地级市10周年之际,1998年元旦,由惠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惠州市文化局、惠州日报社、深圳特区报社惠州办事处协办的新年音乐会首次举行。此次特邀了深圳特区交响乐团担纲演出,组织了部分观众并向社会部分售票。为了保证良好的场内秩序,我们提前在《惠州日报》上发布消息,介绍欣赏交响音乐会的有关常识、礼仪和注意事项。音乐会开幕前,还在剧院内反复播放温馨提示,如自觉关闭通讯工具,防止小孩乱跑,迟到者须等一首乐曲演奏完才能入场等。在乐团的出色演奏和观众的积极配合下,现场气氛良好。时任市长的李鸿忠同志观看演出后赞赏了首场新年音乐会的成功,肯定了新年音乐会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要求文化部门每年坚持办下去。我作为组织者之一,心中感到欣慰。

自1998年至今,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惠州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10年,惠州的观众以兼收并蓄的姿态吸纳着刘诗昆、亚力山大·巴铎夫、宋飞、李云迪、闵惠芬、于红梅等名家及钢琴协奏曲 《黄河》,民乐协奏曲 《长城随想曲》、《春江花月夜》,舞剧《红色娘子军》等名曲的音乐熏陶;惠州大地以宽阔开放的胸怀迎接着中央民族乐团、韩国国立国乐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珠影乐团等乐团的音乐洗礼。这10年,不少企业纷纷以举办音乐会的形式宣传品牌、答谢客户;不少县区也把举办音乐会作为送旧迎新、抒发豪情的载体;市直优秀人才被市委组织部邀请出席专场音乐会……雨后春笋般的音乐培训、音乐比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新苗;全民参与的文明创建活动培育了越来越多的文明观众。毫无疑问,这都对提升惠州的文化品位、推进惠州的文明进程起着举足轻重、春风化雨的作用。

不久前,市江北会议中心、惠州大剧院、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相继举办了新年音乐会,让我们迎来了音乐之花盛开的春天。今天的音乐会现场,跃入眼帘的是衣着整齐的观众,是全神贯注的表情;感受到的是音乐与观众的距离在缩小,文明与百姓的距离在拉近。如果说,20年前外在的约束难以维持音乐会的秩序,那么20年后文明欣赏已成为观众内在的自觉。我面对今非昔比的情景,心中感慨良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日的惠州,交响音乐会已不再曲高和寡,已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文化大餐。透过不同时期音乐会秩序的变化,反映出惠州20年文化发展的轨迹,见证着惠州20年精神文明的进程。假如盛中国先生能第三次来惠演出,难堪的场面将不复再现。今日的惠州,文明的元素已植根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文明创建活动正引领全市人民朝着既定目标大步迈进。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