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好比青松四季青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3.23
【版次】第B4版(政文专刊)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劲健挺拔,扎根磐石,冠如翠伞,四季常青。这就是青松的风姿。
处事低调,干事高标,不畏艰难,乐于奉献。人如其名,郑州桥工段共产党员、郑州东线路车间主任黄松就是一位有着松树般精神品格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46岁的黄松,是个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车间主任这一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8年。他所在的郑州东线路车间管辖线路总里程216公里,252组道岔,半径小于2800米的正线曲线8条,仅郑州东站站场股道就有36条,驼峰下设备复杂,日常养护难度极大。面对困难,黄松凭借自己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完善6个班组安全自控机制,建立完善车间和班组管理制度46项,并健全班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搞好安全分析和评价,激发班组自我管理,所在车间自控型岗位、自控型班组均达到100%。
他大力推行车间精细管理,规范车间检修分开,设置检查分析、钢轨修理、道岔保养、曲线保养等6个专业小组,构建车间 “专业修”管理模式。采用动检车、便携式和车载式添乘仪、检查小车、人工静态检查的综合设备检测方式,采取动静结合、目绳结合、远近结合、立俯结合的 “四结合”作业检查法,并以落实作业记名制、质量问责制、质量回检制为主,结合班组作业项目审批和作业质量抽查方式,推行对点作业,突出以点带段、以点带组等科学的线桥设备养护维修方式。实施动态考核和月评考核相结合的质量考核办法,推行设备质量等级制,强化设备质量考核,有效保证了设备的质量。近3年来,他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176项,促进了设备质量的稳步提升。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黄松是一面镜子,在他身上,职工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别人用一本工作写实记录每天的工作,他却有一本 “工作随想录”。每天下班组、到工地,他除发现问题、职工反映问题记录在案以外,还随时记录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灵感,即使是睡觉,他也会将笔和本子放在手边,只要脑子里出现灵感,便一骨碌爬起来随手记下。3年内,他已经整整写了8本共1053页的 “工作随想录”。业余时间,他常常将自己关在办公室,思考现场病害问题的解决办法。黄松妻子在外地教书,女儿在西安上学,他把家定位在车间,一心扑到工作上。有一次,妻子工作的学校打来电话,说他妻子在讲台上晕倒,正在医院治疗。这时,他才猛然想起妻子最近好几次要求自己陪她到医院检查身体自己却没空陪,这个在工作上从不叫苦的汉子,双眼里顿时浸满了泪水。
黄松常说: “好铁能打几颗钉?管好车间,光靠哪一个人不行,必须靠大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他一直把职工们放在心上,注意 “看职工的脸色行事”,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他常说,工友们远离家庭,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更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真正做到生活上帮助,工作上照顾,学习上关心。
在山川染绿、大地如画的季节,郑州东线路车间的安全生产高效推进、设备质量稳步提升、基础管理扎实有序,整体工作多次受到路局领导的称赞,这些成绩都铭刻着黄松这位 “段十佳共产党员”、路局 “优秀共产党员”的一份功劳。
黄松(中)在指导分析线路设备病害。 胡春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