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城管咋成了心理弱势群体?

城管咋成了心理弱势群体?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9.12 点击数:0

【副篇名】本报记者黄人杰

【报纸名称】:江南保健报

【出版日期】2013.09.12

【版次】第A01版:新闻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城管,承担着城市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诸多管理任务。这个集众多部门行政处罚权于一身的综合执法机构,其成立初衷是为了消除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近年来却一直饱受争议,城管执法引发的社会冲突已成为社会热点。9月5日-6日,记者在无锡新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蹲点两天,发现在许多人眼中这个总以强者身份出现的群体,其实竟是一个心理弱势群体。

9月5日早上8点半,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可能还是刚踏出家门,然而,此时新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的巡查员们已经忙碌了整整两个小时。在这个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余万的国家级高新科技开发区,城管队员每天都要随时处理各种繁杂棘手的问题。其实,比起这些身体上的累,少数群众的不理解以及一些舆论的负面评价更让他们时刻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看似强势的城管队员不知从何时开始竟沦为了心理弱势群体。

市民:城管粗暴执法看不惯“虽然说没有城管执法人员,我们的市容环境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改观。但个别人员的粗暴执法也让我们看不惯。”家住新区第一国际繁华路段的市民刘女士直言不讳。“经常看到城管队员没收商贩们的货物,有的商贩看到城管执法人员来了撒腿就跑。城管与摊贩这种你追我躲的‘猫鼠游戏’几乎天天上演。”

而一些长期和城管打“游击战”的商贩更是有着一肚皮怨气。他们说,城管队员一来,就将三轮车和货物全部没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饭碗”被砸。9月5日,长江北路一个正在接受处罚的卖苹果小贩无奈地对记者抱怨:“我卖一天苹果,也就是挣几十块钱。我也知道自己是无证经营,可一家四口人就指望这个小摊了。”城管队员:看似“强势”其实心理脆弱,缺乏职业荣誉感

记者蹲点期间,先后与30多名城管队员一起工作、交流,工作之余聊天时很多人都大倒“苦水”,说当前社会舆论对城管的负面评价,让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每天走进单位,心情就不由自主变得压抑、焦虑。“热线转来投诉,说有人占道经营,要去查就会被骂,说是不给摊贩生存空间;不去查,也有市民投诉我们不作为,真是两头难,弄得我们焦虑不安。”新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962020”的接线员吴沛沛无奈地表示:“全天24小时,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仅靠着6个年轻人,去年一年硬是接了7400多个案件,平均下来每天20多个,后续还要考核公众满意度,工作量之大、压力之重可想而知。”

“原来在部队,我们有一种荣誉感,大家都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但是转业到了城管队伍后,居然成为许多人眼里(下转2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